浙江:立足“协同”抓安全
编者按: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基层抓起,县域是重中之重。2014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部署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农业部印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方案,出台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认定了107个县市作为创建试点单位。两年来,试点县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了更好地总结交流创建经验,提升创建整体效应,今日起,我们将陆续报道10个省的典型经验。
本报记者蒋文龙朱海洋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但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浙江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协同。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浙江将“协同”的理念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在组织机构、生产技术、市场监管等各个方面实施协同,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浙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五年来一直稳居98%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久前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上,浙江完成了292吨的生鲜农产品供应,无论“面上”还是“点上”,没有出现任何瑕疵。
在组织机构、方法手段上协同长期以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人们习惯的是“运动式”:一段时间内,全民动员、全力以赴、轰轰烈烈,虽有收效,但难以持续。
2015年底,获批“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既体现了农业部对浙江的信任,同时也给浙江以莫大的压力。浙江认为,应以此为契机,以协同的理念做好制度设计。以前,大家普遍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部门的事情,但事实上事关多个部门,必须在组织领导机构上进行协同,才能有所建树。
记者了解到,浙江组建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办”是由省农业厅厅长挂帅主任,省食安办、公安厅、食药局、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单位的分管领导任创建办副主任,各部门责任明确,统一协调指导创建工作。
2016年初,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以“一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实施意见》,并于7月份由省政府出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推进创建工作。作为第一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单位,有26个县通过认定。
在创建任务中,浙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尤其加强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以及农产品质检机构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同时浙江还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实施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3年行动计划、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等,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在方法和手段上,浙江也十分注重协同,一边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另一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比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平安浙江”、食品安全、标准强省等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开展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红黑名单”,一旦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一切产业扶持政策便与生产经营主体绝缘。
“一品一策”,全程协同
杨梅是浙江主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全省总面积约134万亩。由于裸果食用、集中上市、不易保鲜等特点,杨梅安全一直颇受公众关注,当然也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
作为特殊商品,像杨梅的安全用药,关键还是要提供一套易学易做的模式,让梅农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对此,浙江提出“一品一策”的思路,从全产业链角度,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涵盖从农资监管、标准执行、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安全检测、包装标识、产地准出到市场准入和流通等全部环节。
例如,在用药上,浙江省农业厅专门联合省农科院、产业协会、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为杨梅进行用药筛选、检测和评估,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杨梅主要病虫防治用药建议》。为了便于农民掌握,省里农技推广部门还联合杨梅产业协会,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并编写“正负清单”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确保入社、入户率达到100%。
据介绍,首期,浙江已经为草莓、杨梅、蜂产品、铁皮石斛四大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了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策略,并在全省15个主产县市区,开展了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示范区的建设。记者了解到,这种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制定的全程管控制度,今后将覆盖到浙江所有的农业特色产业。
“一品一策”,实质上就是用协同理念全程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方面,通过行政、科研、技术推广的集成攻关,在宏观上统筹建立“个性化”方案,实现精准管控;另一方面,从细处着手,抓住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风险隐患点,实现各个击破。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浙江就围绕粮油、蔬菜、水果、畜禽等主要农产品,以国家标准为引领,地方标准为主导,行业标准为补充,建立了从农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质量监测的产前、产中、产后全面覆盖的标准体系。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一个产业标准、一张模式图、一套讲解光盘、一本操作手册、一个示范园。
在监管上协同
与全国各地相比,浙江的农业产业门类更多,因此质量安全监管难度更大。如果单靠政府力量,纵有三头六臂,也是防不胜防。浙江认为,只有在政府、企业、社会三者之间形成协同,把“管理”变成“治理”,才能实现监管的广覆盖、全覆盖。
在协同整合社会资源时,作为市场大省的浙江,始终不忘市场的主导和引领。
例如追溯,全国各地都在推进。但浙江不仅速度快,自2014年开始建设,仅仅两年多时间,“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就开始在全省推广应用,截至今年6月,41个县已整建制完成追溯体系建设,两万多家规模主体纳入主体信息库管理,5800多家规模主体实现主体追溯或过程追溯;而且,这一追溯平台直接面向市场,消费者可通过登陆平台,或者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农产品的生产主体、生产过程、检测结果等详细情况便一览无余,除了买得明白、吃得放心,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平台表达自己对产品的态度。这就通过市场的力量遏制了质量安全事故。
浙江关注到,近年来,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误解、谣传,很多缘于信息不透明和消费者缺乏相应知识。为此,浙江省农业厅连续多年开展农产品科普宣传直通车活动,广泛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还邀请市民进基地体验,让公众直接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中来。
知识的普及,不仅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维护农业产业稳定,更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目前,浙江还计划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有奖举报和重奖制度,来严惩使用禁用农兽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