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酒“醉倒”上市路 如今要弯过几道弯?

23.05.2015  08:07

一杯浏阳河酒伴随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曾让多少人沉醉其中。如今,浏阳河民歌依然飘逸四方,而浏阳河酒似已芳香散尽,仅剩下一点点勾兑的酒精了。被简称为“浏阳河酒”的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停产,并下发紧急通知遣散员工。对此,一位公司高管闪烁其词地解释为“更换基地”,并声称新基地在一家上市公司手上,不便透露。

 

其实,在宏观经济下行、行业产能过剩、遏制“三公消费”、酒类塑化剂负面新闻等多重因素叠加之下,白酒行业快速增长的“黃金十年”。浏阳河酒停产并不足为奇。这几年,浏阳河酒就像喝得酩酊大醉的醉汉一样,端着酒杯在实体和资本之间摇摇晃晃,早就迷失了方向。

 

在巅峰期,浏阳河酒借助五位超女代言展开火热的品牌宣传、疯狂的广告轰炸,2006年销售额一度达到20亿。一时间,喝浏阳河酒似乎成了时尚。可近几年来,浏阳河酒业绩每况愈下,特别是其与资本市场的瓜葛,悲剧一幕又一幕。2006年浏阳河酒曾图单独上市,后因爆发“严重内讧”而搁浅。2013年以来,浏阳河又三次欲借壳上市,先是攀通葡股份“高枝”,后是傍大元股份“大腿”,再又转投*ST皇台“怀抱”,前后花了9年,耗费了大量银两,仍未如愿。

 

浏阳河酒急迫上市是为化解决企业资金链难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浏阳河酒是个品牌空架子,本身并不酿酒,而是走“轻资产”路线,采用“借鸡生蛋”模式,由五粮液酒厂为其OEM,双方的协议是,五粮液生产浏阳河品牌系列酒,浏阳河酒业负责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双方按照约定比例分享利润。

 

浏阳河酒借助品牌特定的人文内涵而走俏,在与五粮液合作的8年里,倒也赚得盆满钵盈。其品牌效应也像酒精发酵一样,影响不断扩大,品牌荣获“跨世纪中国著名白酒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无形资产达到100亿元 ,浏阳河酒风头一时无双。

 

不过,OEM模式在为自身不产酒、空手套白狼的浏阳河酒业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合同到期前,五粮液对浏阳河酒提出了要么涨价要么断供的选择。

 

关键时刻被卡脖子,痛定思痛,浏阳河酒需要有自己的酿酒基地,抛开OEM厂商 “单飞”。浏阳河酒的规划是,在浏阳市永安镇打造一个国家级大型白酒生产基地,投资27.5亿建设占地面积1500亩的浏阳河国际名酒城,集五谷生产、粮食加工、印刷包装、仓储物流、文化旅游、名酒博览于一体,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年产值50亿,实现利税5.5亿,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白酒基地和中国酒文化的窗口。

 

宏伟的规划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急于寻觅风投的浏阳河酒,迫于PE的压力,又立下了不切实际的“对赌协议”,结果对赌失败,原控制人彭潮失去控股权,公司老臣被悉数清洗,骨干员工纷纷跳槽,分别投奔金六福、白沙液、武陵源等浏阳河酒的竞争对手。

 

而让市场纠结的是,浏阳河酒品牌旗下衍生了“浏阳河”、“金世纪”、“红太阳”、“喜洋洋”、“万事兴”、“2008”、“青花瓷”、“浏阳河年份酒”等八大系列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不免鱼龙混杂,假酒泛滥。由于产品开发过多过滥,而其价格体系又十分混乱,导致市场诚信缺失,供应商堵住货源,不敢赊货,代理商心有余悸,不敢打款,于是现金流断裂。在曲线上市圈钱的如意算盘落空后,停产也就是必然的了。

 

浏阳河酒停产具有警世的标本意义。

 

首先,真正优秀的品牌必须依托实体企业支撑,要有自己的过硬产品,玩空手套白狼这一招,其实是在市场大潮中裸泳。当今世界,有不少像浏阳河酒一样的“裸泳者”,经济狂潮消退之下,喧闹的沙滩上留下的是他们惶恐、尴尬的赤裸的身影。而这一无力遮羞的身影正是浮躁所带来的一大致命伤。

 

其次,想通过曲线上市“金蝉脱壳”已不太可能。一些企业借壳上市,不是为了壮大实体企业,而是企图借股市捞一把绝尘而去。殊不知如今的资本市场已渐趋成熟,市场日益走向清明,像浏阳河酒这些幻想靠股市圈钱的公司,即便侥幸混入股市,投资者也会用脚投票。再说,上市公司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公开性又怎能让浏阳河酒这些财务较为阴暗的企业在股市长期蒙混?

 

再次,风投不是所有企业的救命稻草,没有业绩支撑的资本杠杆又有什么意义呢?浏阳河酒在引入风投时略显盲目,随后的业绩对赌让处于行业调整中的浏阳河酒失去方向。而近两年的重组,严格意义上并非浏阳河酒在主导,而由此前进入的风投在操纵。而浏阳河酒却在近几年里借道资本市场的过程中荒废了主业。正如有市场人士所言,不重视厂商关系、不注重经营团队打造、盲目依赖资本运作的酒企走不远。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浏阳河酒,如今它自己要弯过几道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