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让沃野生“金”——从白城市洮北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农业“三大体系”建设

15.11.2017  08:48

  沃野间,一穗穗金色的玉米带露迎风,翩翩起舞;村落旁,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池板宛如“梯田”,熠熠生辉;温室内,一垄垄翠绿的果蔬立体种植,长势喜人。行走在洮儿河河畔,真切地感受到白城市洮北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五彩斑斓。

  深秋,记者选择重点观察洮北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与特色,力图透过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三个“窗口”,一探洮北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秘诀”。

  产业经营提升发展后劲

  深秋时节,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丰谷生态园里绿意盎然。园中,垄垄草莓地里,一颗颗红艳艳的果实点缀在簇簇绿叶间,焕发出勃勃生机。前来游玩的市民兴奋而又小心翼翼地走进垄沟,去采摘那熟透了的果实。

  据丰谷生态园总经理刘景才介绍,生态园平均年综合收入可达500余万元,并吸纳了当地50多名村民在园里打工,同时又为洮北区增加了一个生态观光旅游景点,可谓一举多得。以“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激活人流、物流,既解决了订单问题,又促进了本地农民就近就业。

  纵观洮北区的特色产业布局,已形成南部水稻产业园区、北部红干椒产业园区、西部花生产业园区和环城蔬菜产业园区,以自然条件与区位优势划分的四大产业园区各具特色,而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也呈势如破竹的发展势头。

  位于洮北区到保镇的双龙滑雪场即将迎来滑雪季。在滑雪场的宣传画册上,游客可在白雪皑皑中体验雪地摩托的惊心动魄,可以感受和欣赏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还可以与家人、好友共同享受堆雪人、打雪仗的雪趣嬉戏,令人向往。

  “我们这里雪资源丰富,雪质良好,特别适合滑雪玩雪。”据双龙滑雪场总经理李嘉海介绍,双龙滑雪场占地17000平方米,雪道长度150米,总投资530万元,日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最多达20000余人。

  近年来,洮北区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游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了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洮北区还通过拓展农业新业态、新产业,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不断丰富产业形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体系建设凸显基础优势

  今年,黄长利的水稻又获丰收,200公顷稻田里整齐的稻茬昭示着机械化丰收的喜悦。

  黄长利是金祥乡平顶村长利水稻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合作社共有大型机械35台(套),每年纯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丰收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机械化,种田也要插上“科技翅膀”。如今,耕田有旋耕机,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烘干有烘干机……在粮食生产的整条流水线上,各个环节都有机械的身影。

  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才能大幅提高粮食单产,改变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实现增长的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据统计,去年,洮北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35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规模效益化的现代大农业生产格局正逐渐形成。

  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田基础设施是关键。随着“柴改电”“光伏提水”“柴油发电机组配套试点”等一批节水增粮项目建设的开展,洮北区水利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正不断提高。不仅如此,节水增粮、打造、改造抗旱水源井、高产创建等工程的深入推进,让机械化作业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同时,洮北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施信息引导,采取政策鼓励,推广良种良法,全区粮食生产能力得以稳步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25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3360元。

  活力倍增拓展经营空间

  在青山镇红星村福园葡萄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果蔬基地,新鲜葡萄和蔬菜供不应求,前来拉运的大小货车络绎不绝,看到这样火热的销售场面,合作社成员个个都喜笑颜开。合作社的村民充分挖掘土地使用潜能,积极探索葡萄和蔬菜立体种植新模式,目前,红星村共建有215栋葡萄大棚,每栋大棚的果蔬收入在3万元左右。

  福园葡萄蔬菜种植合作社的喜人形势,是洮北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缩影。农户以土地、果树、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折换成资本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比单纯订单农业的形式更进了一步,农民股东不仅对产、供、销、管具有话语权,还能既获“租金”,又得“红利”,这种通过产权联姻组建起来的专业合作社,使农户成为现代农业组织的生产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二次飞跃”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洮北区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培植,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将单兵作战的农户与种养能人、农业经纪人紧紧捆绑在一起,打造了一支经得起市场风雨的“集团大军”,让农民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截至目前,全区共成立专业合作社1114个,发展各类家庭农场505个。累计完成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23.6万余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