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的洛阳实践:在产业链上培育新农民

09.05.2016  13:04

  时下,在河洛大地的广袤山乡,翻滚的麦浪是最好的风景,四溢的果香最能触动人们的味蕾。

  行走在田间地头,农业科技的源头创新、遍及乡村的农技服务、大量涌现的职业农民,正在改变并重塑着广袤山乡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并为其打上了高效、特色、现代的标签。

  我们且看一组数据:

  62%——据测算,洛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快构建,旱作农业、基因育种、农业物联网、全程机械化等亮点纷呈。与此同时,涉农企业正在成为创新的主要力量。

  50.74亿斤——在“五山四岭一分川”和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条件下,去年洛阳粮食总产首次突破50亿斤大关,创历史新高,“洛旱6号”小麦品种刷新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

  5万——洛阳每年完成农民科技培训超过5万人次,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300余名。以此为支撑,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数量、质量、效益“全线飘红”。

  农业现代化,有创新就有出路,有人才就有希望。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更体面、农业才更有奔头。这正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路子。

   创新:增强农业发展“原动力

  小麦不言,历经几多白发、黑发;大地不语,饱含多少泪水、汗水。

  一顶草帽,一根竹竿,一包红绳……午后,天气正热,在洛阳农林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试验田里,小麦育种专家高海涛和同事正在为这一季的小麦“选秀”——筛选穗长、饱满、株壮的单株,逐一用红绳标记,脱颖而出者可进入下一轮选育。

  “从确定育种目标到杂交变异,再到品系鉴定、优系筛选、区域试验,直到最终的品种选定,整个育种过程要花上10年左右的时间。”洛阳农林科学院院长张灿军说,坚守30年,他的团队先后培育出近20个小麦新品种。享誉黄淮大地的“洛旱6号”和“洛麦23”,就名列其中。

  时间回到2015年6月8日,地点是洛宁县小界乡史村塬。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郭天财见证下,“洛旱6号”万亩示范方随机选取地块进行实打测产。653.9公斤的平均亩产,刷新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我国旱地小麦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

  “育种,是一条清苦而又漫长的路。每次看到小麦丰收,喜悦便由衷而发。”张灿军说,除了科研,洛阳试验站常年开展新品种展示、高产示范工作,成为推广新品种的窗口。

  偃师市首阳山镇义井村种粮大户张红便尝到了新品种推广的甜头。她承包的97亩土地位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偃师高产示范方。“统一良种,统一技术服务,年年都能稳产高产。”张红说,从整体长势看,今年麦子亩产600公斤不成问题。

  洛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保粮的关键在旱作农业,增效的难点也在旱作农业。

  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让粮食生产逐步实现稳产高产,并为农业结构调整腾出更大空间。

  今年,洛阳将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深化结构调整,压缩旱地玉米种植面积,改种油用牡丹、谷子、林果等经济作物,并着力构建以农业生产为导向的科研体系。

  目前,华大基因洛阳农业创新中心已全面启动谷子、牡丹等基因育种研究。未来,基因技术的源头创新,必将有效激发高效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广:打通惠农“最后一公里

  农业科研成果只有落到田间地头,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孟津县送庄镇是洛阳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区,蔬菜、草莓、袖珍西瓜等种植面积有3万多亩。“咱的西瓜甘甜爽口,好几个棚的西瓜都被预订一空,稳赚!”袖珍西瓜刚上市,慧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晓伟一点儿也不为市场销路发愁。

  “慧林源”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问及畅销“秘方”,李晓伟指着隔壁的送庄农技推广区域站,幽默地说:“智库在此”。

  走进区域站,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土壤养分速测化验室等设置齐全,还建有综合服务大厅,集专家咨询、远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区域站基于物联网技术,将摄像头、传感器设在田间地头,病虫害、气象信息、土壤温湿度都能实时掌握。”李晓伟说,“科学种田,好东西自然不愁销。

  李晓伟最感激农技员。而送庄农技站站长赵振欣,则把成绩归功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过去,农技员连家都养不活,农技站也基本上名存实亡。如今,洛阳打破行业部门、人员编制、管理体制的限制,建成了一批集农业、畜牧、农机、气象、农村电商等于一体的标准化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解决了科技、产业“两张皮”问题。

  “基层农技站功能不搞‘同质化’,而是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配人才,上设备。”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说。除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也逐步成为农技推广的主力军。

  洛阳市新大农业的创始人是一名80后。该公司运用“互联网+”,开发“智慧农业4.0体系”,500亩水果大棚实现种植流程标准化和信息化。如今,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以反租倒包的形式,鼓励农民创业,打造“农村众创空间”。而农民只需手机就能打理自己的果园。

  与此同时,随着农机、植保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量涌现,病虫害飞防、耕种收机械化、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新技术、新模式应运而生。农民通过“花钱买服务”,耕种效率和收益大幅提高。

   人才:在产业链上培育新农民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没“钱景”、没“前途”的现实,直接导致了农业“后继无人”的矛盾。如今,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推进,“谁来种地”问题正迎刃而解,并在广阔农村掀起返乡创业的高潮。

  新型职业农民,有啥不一样?

  嵩县闫庄镇29岁的养鸡大户韩雷拉开抽屉,拿出一本深绿色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有了证,农民也是‘体面的职业’,出去跑生意,大家都认它。”韩雷脸上透着喜气。

  新型职业农民并非一个“小本本”,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2012年,外出打工多年的韩雷回乡创业养鸡。“起初,由于缺乏技术、不懂市场,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韩雷说,“农民出身,也未必会养鸡、种地。

  转机发生在2014年。我市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年轻的韩雷成为遴选出的第一批“种子选手”。培训中,疫病防控、营销技巧、行业交流等丰富的课程让他获益匪浅。如今,他的鸡场存栏规模已从1万只扩充至2万只,日产日销鸡蛋1000多公斤。

  职业农民,怎么培训?日前,在孟津十里香草莓种植基地的田间学校,来自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的30名农民正在接受培训。与以往“填鸭式”教学的课堂不同,学员被分成小组,不时通过集中讨论、代表发言等形式,参与互动学习。在理论教学之后,大家还可直接进入种植大棚开展生产实践。

  “过去搞培训,不分种植面积大小,不分养鸡养猪,效果不理想。现在,把课堂搬进田间,实施‘互动+实践’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在产业链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省农广校洛阳分校校长马会丽说,与此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再是一结业就了事,还将开展后续扶持工作,鼓励他们通过创业在广阔农村开辟新天地……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