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通报“北上广”知识产权法院运行情况

09.09.2015  17:24
  中国法院网讯 (周利航) 9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直播),通报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工作运行的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王闯对知识产权法院设立和运行的整体情况进行了通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吴偕林、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吴振分别介绍了各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来的具体工作运行情况。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玲主持。

  据介绍,自去年底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相继设立以来,三家知识产权法院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下,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审判工作有序开展,改革探索深入进行,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断提升,展示了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形象,为推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到了有力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实现了良好开局。

  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王闯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知识产权法院设立和运行的整体情况。

  人员机构和硬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目前,三家知识产权法院的人员、机构、硬件建设的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首批人员选任基本到位。根据专业化、职业化和高素质的要求,严格按照选任程序完成了首批主审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选任工作;机构设置基本完成。按照精简、高效、扁平化的原则,三家知识产权法院组建了科学合理的内设机构,机构数量比一般法院大幅减少;硬件建设进入尾声。北京、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均完成了办公大楼的基建和装修,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租借办公楼的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审判工作卓有成效,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

  据介绍,自成立以来,三家知识产权法院受理案件数量较多,审理效率明显提高,审判效果赢得社会赞誉。

  王闯介绍说,截至8月20日,三家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总计10795件,审结各类案件4160件。为回应社会关切,三家知识产权法院均由院长、副院长敲响了开庭办案的第一锤,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集中审理、宣判了一批典型案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开通法院互联网站和官方微博、设立公共开放日等方式,全方位、多媒体推进司法公开,提高对社会公众的开放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司法改革率先进行,审判权运行机制更加合理

  据介绍,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三家知识产权法院率先推行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负责制、司法责任制等审判运行机制改革措施,明确审判委员会、合议庭、主审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的权力分配,规范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的行使,探索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确保审判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

  据王闯介绍,三家法院分别出台了专门文件,积极探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突出主审法官的主体地位,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即为合议庭审判长,履行审判长职责,精简院、庭长行政管理职能,取消案件汇报和裁判文书审批制度,代之以院、庭长提供咨询制度,建立主审法官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具有共性或典型性的具体问题,统一司法认识和司法尺度。形成院、庭长办案常态化机制,为法官做出表率。转变审判委员会职能,探索审委会参加案件审理的方式,审判委员会原则上仅对法律适用问题作出决定,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疑难复杂案件由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合议庭直接进行审理。

  司法行政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管理工作日趋高效

  据介绍,由于机构扁平、人员精简,原有的司法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三家知识产权法院顺应改革要求,大力推行集约化管理和目标化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规范。

  王闯介绍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充分挖掘外部资源提高司法行政服务能力。率先将志愿者引入到诉讼服务和审判事务工作中,成立全国首家知产法院志愿者服务队,由志愿者提供咨询、导诉、辅助等服务;与北大、清华等高校法学院共建合作,引入优秀在校研究生担任实习法官助理,吸收优秀学者参与课题研究;广泛开展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迄今已经选任106名人民陪审员。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积极探索合署办公体制下的各项工作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法院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联席会议机制;聘任首批特邀科学技术咨询专家和特邀咨询员,建立知识产权审判专家陪审员库,制定《特邀咨询专家使用办法》,为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保障。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通过目标管理建立行政工作团队。围绕工作目标和职能分工,在综合办公室下设政务中心、行政后勤中心、审务中心、信息中心、司法辅助人员协调中心和司法事务中心等6个工作团队,减少纵向管理层级,保证工作有序流转。

  工作举措亮点频出,司法影响力日益扩大

  据悉,三家知识产权法院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优势,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采取多项工作举措,打造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新亮点,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法院工作的影响力。

  王闯介绍说,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大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这是全国法院首家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基地。同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努力探索知识产权裁判文书援引在先案例制度。这些举措推进了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统一,大大提升了知识产权司法的公信力。上海知识产权法法院制定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服务保障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为上海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与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推动园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基础网络建设,实现内部无纸化办公。通过审判流程共享,对立案、审理、归档等工作环节进行信息跟踪、控制和共享,实现审判工作和审判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管理。提高庭审数字化程度,实现远程视频庭审与网络直播“双同步”。

  发布会上,北京、上海、广州三家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分别介绍了各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来的具体工作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发布会还公布了14个由三家知识产权法院审结的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吉林省法院新闻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