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多措并举 共建生态宜居绿色家园
本报记者 杨宝迪
22日举行的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勾勒出2015年长春在治霾、治水、减排等环保重点工作领域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一切努力,只为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山更绿的美好家园。
大气污染防治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714万吨
在大气治理方面,市辖区内(不含双阳区)禁批新建4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714万吨。
加快热源能力建设方面,新增集中供热能力500万平方米,淘汰建成区内燃煤小锅炉1000台。
深化烟尘综合治理方面,提升改造冶炼、铸造、水泥、商混等重点行业除尘系统;完成火电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100吨以上燃煤锅炉要实施脱硫改造,工业企业烟粉尘排放达标率超过95%。
扎实开展扬尘综合整治,强力推进“禁燃”、“秸秆禁烧”工作;全面供应国Ⅳ标准燃油,实施“黄标车”限行严管;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餐饮业油烟等专项整治,今年基本完成全市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95%以上大型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水污染防治
推进伊通河等水系综合治理
在推进水污染防治方面,探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管网、截污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运行模式,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串湖污水处理工程等重点项目陆续竣工。
开展伊通河、串湖、东新开河、永春河等水系综合治理,尽快消除黑臭水体。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定期发布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污染减排
再淘汰3.1万辆“黄标车”
强力推进污染减排,落实“六厂(场)一车”(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城镇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和机动车)减排措施,按期完成7个大气减排、21个水减排项目、497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治理设施建设。对3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3.1万辆“黄标车”。
加强环评管理服务,以项目环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规划环评促进产业优化布局,以严格准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项目,绝不允许立项。环保设施和措施落实不到位擅自投产或运行的项目,一律责令限期整改。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