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 找回保护区的美

11.05.2018  15:17

小寨子沟风貌。
  资料图片
  制图:张芳曼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大熊猫宝宝(摄于2017年10月)。震后10年,经过科学规划和各方不懈努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重获新生”。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摄

  10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让地震灾区多个自然保护区损毁严重。10年过去,经过不懈努力,震区大多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基本得到修复。

  日前,记者走进当时地处重灾区的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通过科学规划和生态修复,这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持续改善。

  

  溪流瀑布飞泻、峡谷幽深,山梁纵横交错、千姿百态——这是记者日前在四川北川县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的秀美景象。

  10年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这里的生态环境曾遭到严重损毁。10年过去,小寨子沟保护区的生态修复不仅如期完成,相关技术还形成体系,为后来的芦山地震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片林是人工栽种的,8年才长成这种规模

  走进一片高大的阔叶林,清风徐来,树林窸窣作响。

  “这片林是人工栽种的,8年才长成这种规模。”参与小寨子沟生态修复的四川林业部门研究人员邓东周告诉记者,人工修复内容主要包括植被改造、封山育林等,小寨子沟植被改造3500亩、封山育林22.5万亩,工程于2010年正式开工,2015年全面完成。

  “小寨子沟是岷山山系大熊猫至关重要的栖息地带。”小寨子沟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尹雪梅告诉记者,保护区所在的北川县,属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当时,保护区林地资源及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严重损毁,致使局部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区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

  “保护区山高坡陡、河谷狭窄、地形复杂,再加上地震后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植被恢复困难。”北川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大地震后的植被恢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地震后生态危害的类型比较复杂,林草植被的自然恢复难度大。”邓东周表示,从植被恢复到生态功能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保护区处于岷江流域干旱河谷区地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更为缓慢,仅依靠自然修复不够,必须通过人工干预促进快速恢复。

  目前,小寨子沟保护区在地震中造成的生态损毁基本得到修复,形成了森林结构稳定、生态效益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在人工修复过程中,完成了保护区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建立了小寨子沟保护区动植物名录、珍稀动植物名录,并新增168种植物记录和50种脊椎动物记录。“2016年,保护区发现新的物种‘北川驴蹄草’,也是生态恢复的有力例证。”小寨子沟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赵军表示。

  近日,中科院发布的汶川地震10年遥感动态监测显示,与地震初期相比,汶川地震灾区整体植被覆盖趋于增加,61%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增加明显,63%的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在逐渐减弱。

  当年同样处于地震重灾区的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站长陈继祥介绍,地震中,保护区下设的7个保护站不同程度受损,林区巡山道路毁坏。地震后,保护区受损道路和设施、保护站房屋得到修缮。2014年,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向国家林业局申请专项资金600万余元,维修打通全区巡护监测基础差的路段,为野外巡护提供便利。

  “植被恢复以‘林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恢复地块水土不流失

  行走在小寨子沟保护区内,各类树木花草让人目不暇接。“植被是保护区的生态底本,植被物种多样性是森林群落物种丰富的重要指标。”赵军告诉记者,植被的人工恢复,成为保护区生态修复中重要又谨慎的一环。

  “在考虑植被恢复所选用的树、灌木和草的种类时,我们坚持不引进外来物种。”赵军表示,外来物种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地区后,种群会迅速繁殖,可能会严重破坏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而保护区的本土树种对当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同时易成活、苗源多、价格低廉,“因此,保护区植被恢复主要在北川范围内的原有植物中进行选择,以‘林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能防止同一地块植被较单一,以保证恢复地块水土不流失”。

  小寨子沟保护区内,有大片人工栽种的竹林。汶川地震后,保护区内人工植竹超过4000亩,其目的在于解决区内大熊猫的粮食短缺问题。

  邓东周告诉记者,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造成的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性降低,使部分大熊猫种群不能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形成“生殖孤岛”。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对小寨子沟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进行了首次质量评价研究,筛选出四大类共18种植物作为植被恢复的主要树草种,并提炼出适用于保护区的三大类植被恢复类型,促进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的恢复。

  据统计,10年来,四川地震灾区建成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273万亩,全面完成林草植被恢复448.8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48.65万亩。

  白水江的调查数据也显示,白水江保护区的林地林线前移300米至600米,野生动物栖息地进一步扩大。据了解,白水江保护区现有天保森林管护面积已达215.66万亩。

  “如今,这里又成为名副其实的‘熊猫走廊’了

  “不仅是大熊猫,目前保护区内还有金丝猴、羚羊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0多种。”赵军表示,震后10年,小寨子沟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5年,四川省林业部门公布了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北川境内大熊猫共74只,“如今,这里又成为名副其实的‘熊猫走廊’了”。

  在白水江保护区,今年5月2日,工作人员发现,2017年底至今,多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大熊猫妈妈带着幼仔活动的画面,这意味着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添加了新的成员,野生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白水江管理局对保护区92条固定样线实行定期监测,对20条随机样线随时巡护,把保护、监测、科研有机结合,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2011年至2014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白水江保护区已有大熊猫110只。与此同时,金丝猴、羚牛等野生动物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熊猫的伴生动物种类、数量都比较好,同一个栖息地生存着这么多动物,说明这片栖息地非常棒。”白水江保护区丹堡河保护站站长马涛说。

汶川地震灾区森林得修复山川呈秀美
   重建后的青川县板桥乡 新华社记者 薛玉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