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源头把控严准入

19.10.2016  12:40

      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当前,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甚至趋于“零容忍”。农产品生产涉及主体多、面域广、环节复杂,江苏省注重在关键节点用力,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在首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中获四席。

      源头管控筑牢安全防护网

      源头铸就品质,很多农产品质量问题与农业投入品息息相关,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何旭平说:“严准入,是保安全的第一道关卡。

      为从源头保安全,2010年底,张家港市在全国首推农药“零差价”集中配送。每季播种前,市农委提出农药采购品种、数量,由农委、供销总社和监察局负责,在已备案的农药生产企业中进行公开招标或价格议标。目前,张家港市农药零差价集中配送率在95%以上,已累计为农民节省植保成本7000多万元,使得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得到基本控制,奠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只有制度能管根本、管长远,张家港市制定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制度意见,从源头净化的《农业投入品监测管理办法》到生产过程中的“五关”管理法、32种生产技术规程,最后到采收上市的《产地证明工作意见》、散户“上市必检”制度,从多环节筑牢安全防护网。

      在泰州市姜堰区,有着相似的管控模式。该市修订了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索证索票和经营台账等制度,开展放心农业投入品经营、配送网络建设,目前以益农植保、新农农资、华农农资、苏中连锁4家批发企业连锁、统购、配送的农业投入品约占全区总量的76.3%。

      “推进农资农技连锁经营,提高放心农资产品的覆盖面和占有率是发展的方向。”江苏省农委副主任李俊超说,全面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探索完善高效低毒农药、商品有机肥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制度,力争2020年前全省农资连锁率达到70%,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5%。

      以标准化带动可追溯

      农资门槛低、农资经营企业众多、零散化种植,为农产品质量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只有推行标准化,才能让安全生产“有迹可循”。

      建湖按照“质控有制度、人员有责任、技术有规程、用药有台账、生产有记录、售前有检测、产地有证明、信息有查询”的“八有”标准,建立了13家种植业生产基地作为首批产地准出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单位,14家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示范单位。“必须明确各类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签订质量承诺书,并公示上墙。”建湖县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吴昌智认为,只有落实个体的责任,才能强化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海门市已经制定主要农产品标准68个,其标准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为农户普及这些信息,发放农业标准知识、标准化生产操作卡、明白纸两万多份,农业标准入户率达100%。”海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负责人杜秉全说,全市3678个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都向监管部门递交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向社会公开承诺,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率达100%。

      面对小而散的农户,张家港市要求生产主体开具由村委会核实的含有产地信息的证明;同时实施“上市必检制”,通过镇财政购买服务,在全市新增27个市场检测服务网点,农业、市场监管部门共享监管对象基本信息和市场检测信息,保证入市地产农产品100%纳入检测范围,使地产农产品由“规模必检”转向“入市必检”,完成质量溯源到户的全程监管,强化生产者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

      何旭平介绍,江苏省新增省级农业地方标准847项,推广实施各类农业标准5200多项,累计建成部省级园艺标准园550个,“三品”累计有效数超1.7万个,总量已居全国首位。发挥好“三品一标”在产地管理、过程管控、标准化生产、品牌引领、消费认知、市场增值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认证培育品牌,以品牌引领农业标准化。

      网格化使监管更接地气

      农产品量大面广,仅仅靠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成本高、抽查频率低,如果能让更多的基层人员加入,身边人有了“尚方宝剑”,经营者更会如履薄冰,兢兢业业。近年来,江苏下移监管重心,强化属地监管,扎实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

      一天清晨,建湖县庆丰镇董徐村党支部书记徐吉为就直奔蔬菜基地而去,作为董徐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老徐是村级网格责任人,每天早中晚要到基地转上3遍。

      像老徐一样的协管员还有很多,江苏在省市县乡四级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村村配备协管员,形成一套网格化监管模式,建立网格化监管责任图,实行市区镇监管员、村协管员包干负责、责任到人,形成了“层层负责、网格到底、全面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全省5304名监管员、1.6万名村级协管员,犹如农产品市场的一层防护堡垒,实时监测着内部动态。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防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不仅强化了例行抽检,还扩大监测范围、监测参数和覆盖面。“十二五”期间,省级例行监测共检测样品11.2万个,有效数据268.7万个,监测范围由2010年的13个省辖市扩大到全省80个市、县(市、区),监测参数从17个增加到40个。

      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江苏进行顶层设计,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配套开发移动监管APP,实时上传监管记录,促进各项监管措施落地生根。目前,全省13个市86个县(市、区)963个乡镇已纳入系统运行,建立监管对象电子信息2.4万条,2015年上传督查巡查记录5.5万条、速测筛查记录11.6万条、宣传培训记录4200多条,产品速测记录65.7万批次。常州、宿迁、海安、江宁等地还配套开发移动监管APP,实时上传监管记录,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