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记忆]萧军重回吉林市的往事

17.04.2015  12:19

  作家萧军对吉林市怀有特殊的情结。他对吉林市难以忘怀的记忆,亦成为吉林市文化中不可忘却的记忆。特别是他早期在吉林城的踪迹、生活和与之有关的诗文,至今仍备受关注。1979年萧军重回吉林市,虽然曾是当时吉林文艺界的一件大事,但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往事已鲜为人知。

 

  魏明居先生作为当时主持工作的吉林市文联副主席,接待并陪伴了他。魏老至今对萧军记忆犹新,还为萧军留下了许多在吉林市的影像——无疑,这记忆与影像让我们重温这位作家风范的同时,也是吉林市文化中一份值得珍视的资料。                                                               ——编者

 

 

萧军在龙潭山巅眺望松花江

 

  王力同志在去年11月22日的江城日报发表了《萧军在吉林的诗酒情怀》的文章,记述了76年前一位叫刘鸿林的18岁青年在吉林城的一座兵营里生活了两年。

 

  这位刘鸿林就是著名作家萧军。

 

  萧老年逾古稀的时候,也就是1979年9月份,应吉林市文联之邀,回到了阔别五十多年的吉林市。文联的全体同志热情地接待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萧老。他虽然手里拿着手杖,但是游吉林市区、登龙潭山时,步履轻盈,兴致勃勃。

 

  我们请萧老在军分区礼堂作报告,萧老对我说:“明居,你放心,我不会给你找麻烦。”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道出了萧老几十年坎坷的人生经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出生入死的场面他都亲身经历过了。我从老人的脸上看到了历经磨难之后重见光明的喜悦,也看到了年青一代文学爱好者对老作家崇敬的之情。

 

  萧老的文学生涯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但是他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作品乃是1935年以抗联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八月的乡村》,曾发表在鲁迅先生主编的奴隶丛书中。鲁迅先生在序文中说:“我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梁,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明地在读者的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部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且有所得的。”这就是《八月的乡村》留给鲁迅先生的印象,也同时在广大读者心目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萧老从此成为全国知名作家。萧老从此以后的许多作品和同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罗锋等作家的出现,代表着东北抗日文学的群体已经形成,对于唤起东北乃至全国人民的抗日救国的士气,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如今我们追溯东北文学的革命传统,萧军就是一面旗帜,一面爱国主义的文学旗帜。

 

  萧老十分怀念吉林这第二故乡。他在吉林南大营(现今的江南公园内)当骑兵的时候,就写了《游龙潭山》、《过松花江》、《待渡》、《立秋有感》等作品。到了1979年6月在北京“蜗蜗居”又创作了两万余字的回忆录《江城诗话》,发表在《江城文艺月刊》上,王力先生在《萧军在吉林的诗酒情怀》一文中提及。

 

  萧老是作家、诗人,同时又酷爱戏曲艺术,在吉林结识了京剧演员琴晓舫,在哈尔滨结识了评剧演员筱桂花。1979年萧老重访吉林时,琴晓舫早已作古,筱桂花是四平市评剧团主要演员。萧老曾为筱桂花写过评剧《马振华衰史》。因为行程安排很紧,萧老无暇去四平,委托我去四平看望筱桂花老人。后来我代萧老拜访筱桂花时,受到热情欢迎,盛情款待。萧老不仅在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文艺界也是一位深入人心的老作家。落实政策之后,萧老已是全国文联委员。

 

  三十多年过去了,翻出萧军重回吉林时留下的影像,追忆这点滴往事,也是对这位了不起的作家深深的怀念。(魏明居)

 

 

萧军在江城的珍贵影像

 

魏明居 供片

 

 

萧军在龙潭山水牢边。

 

 

萧军(前排右四)与市文联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萧军(左三)在松花湖。左一为萧军女儿,左二为文联副主席赵玉振,左四为魏明居,右一为萧军儿子。

 

 

萧军(前)与魏明居(后排左二)赵玉振(后排左三)萧军儿子(后排右一)在龙潭山。

 

 

萧军(右四)、赵玉振(右五)魏明居(左三)等以龙潭山为背景的合影。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