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归零的状态(劳动者之歌)

17.11.2015  03:06

永远保持归零的状态(劳动者之歌)
——记吉利集团路桥公司装调工吕义聪
本报记者  王慧敏

  “天道酬勤”这句话用在浙江吉利集团路桥公司装调工吕义聪身上,再恰切不过了:一台车,有300—400条不同颜色的线,他能清晰说出每根线的功能;大小零件上万个,发生故障原因有2000多种,他能通过耳听、手摸,马上找到病灶。

  2007年1月,公司的284辆出口车在调试中有40辆行驶时有异响。如不及时排除,不仅会给公司带来1000多万元损失,也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重创。领导急坏了,动用了公司所有技术人员,更换了所有能更换的零件,但响声依旧。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当口,青年工人吕义聪轻声说:“让我来试试。

  在人们疑惑的目光中,他跨进驾驶室,缓缓启动汽车,全神贯注捕捉着行驶中的每一个杂音。半个小时后,他回到现场,肯定地说:“是动力转向液壶和发动机怠速控制阀有问题。”专家一测,果真如此——动力转向液壶由于天气冷造成塑料件变硬,与发动机怠速控制阀摩擦产生异响。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吕义聪有这等本事,与他对车的“痴迷”有关。1983年10月生于安徽滁州农村的吕义聪,很早便父母双亡。高中毕业后,他离开老家投奔远嫁台州的姑姑。2004年5月,进吉利集团路桥公司打工。

  刚开始,吕义聪被安排在生产线上做装配工。这是最基础的工种。吕义聪明白,自己学历低,要想得到认可,必须加倍努力。利用工余时间,他自学汽车的每一道工序。他的床头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原理图,床边堆满了各类汽车书籍。为了多学技术,下班后他常常一个人钻进成品车里研究汽车故障,一钻就是几个小时。碰到技术难题,他会一遍一遍向老技师请教,并把处置办法详尽记录下来。汽车行业技术含量高,尽管只是个装配工,他对各种新款车型的结构、性能和工艺都了如指掌。

  很快他便能独当一面。下线车辆别人解决不了的故障,交给他便迎刃而解;零配件发生质量问题,他是义务咨询顾问。吕义聪成了公司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很快便从装配工被“提拔”为整车调试员。

  吕义聪没有就此满足,钻研劲头更足。2005年10月,全国第二届汽车装调工大赛,吕义聪一路过关,获得二等奖;2007年10月,吕义聪再次站在全国第三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的决赛场,与吉利、上汽、奇瑞等6大汽车生产集团及旗下数十家企业的140名顶尖高手同场竞技。凭着过硬的本领,吕义聪在规定的25分钟内,顺利解决了6个隐蔽性极强的故障,以绝对优势夺得第一名。

  有了顶尖技能,吕义聪又在琢磨着怎样转化成生产力。截至目前,他已经拥有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变速器油封装配工具”“空调制冷系统效果提升装置”获国家专利。

  在公司支持下,2008年10月,以吕义聪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团队1年完成60余项改善项目,直接效益760万元。他编写的《金刚电器排故手册》成为吉利公司培训新员工的“教科书”。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吕义聪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面对这一切,吕义聪没有飘飘然。“永怀感恩之心,保持归零状态。”他一遍遍叮咛自己:荣誉归零,成绩归零,只有不断归零,才能轻装上阵,青春之树才能永远葱茏!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