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鱼肥稻花香

21.12.2014  01:04

赵萍 张云杰

近年来,通榆县积极实施“引进外来水、滞留过境水、贮存地表水、持续供应水、保护地下水、节约使用水、利用循环水”七大治水方略,有效破解制约通榆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湿地经济应运而生。

河蟹养殖,舌尖上的富民产业

河蟹是国内外市场很受欢迎的水产品,但在通榆没有养殖的历史。胜利渔场马立兵做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首开通榆养殖河蟹先河。

2014年初,他在生态养鱼的基础上投资80多万元,投放2万多公斤河蟹苗,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到了九月、十月份收获季节,一举捕获成蟹12万公斤,且受到消费者青睐。从养殖到出售不到5个月时间,实现产值510多万元,净赚了350多万元。

马立兵敢于尝试,与县水产总站的引导和扶持是分不开的。2013年,县水产总站多次邀请省渔业专家到通榆县为发展水产业“把脉”。通过现场技术评估,针对通榆县胜利水库经多年干涸又重新注满新水后的综合考究,提出了在发展大宗水产品前提下,发展河蟹养殖的想法和建议。于是,才有了马立兵的大胆尝试和养殖成功。

冷水鱼养殖,填补我省西部空白

位于什花道乡境内的清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有自喷泉水井16眼,各项数据和指标完全符合冷水鱼养殖要求,是冷水鱼繁育和生长的绝佳之地。该区域可进行冷水资源开发面积20万平方米,东侧有300亩人工池塘和200多公顷大水面,极具综合开发价值。

2012年,县水产站组织技术人员和清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业主杨臣到外地进行冷水鱼养殖的实地考察,并邀请了冷水鱼养殖专家到通榆县进行实地勘查和指导。通过前期大量的准备,2013年6月,杨臣引进冷水鱼养殖,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探索而喜获成功,填补了我省中西部没有冷水鱼养殖的空白。

水田开发,水中捞财新途径

水田开发,对于惯于种植旱田的通榆农民来说,既是新生事物,又是一条艰难的转型之路。而八面乡开发的千顷水田,将引领一方农民走上新的致富路。

2013年,八面乡将大段河湿地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大段河湿地建设进行初步规划。在县财政局、交通局、扶贫办、移民办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他们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2014年投资600多万元完成了大段桥新建工程;投资150万元,完成了敖包至太平山过水路面、涵洞新建工程以及该路段路基的土方工程;投资55万元,完成了新建村张牧师屯1500延长米河堤新建工程;为留住过境水,在水利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大段桥溢流堰工程设计及新建屯至后座坦5公里河堤新建工程设计,预计2015年开工建设。

鉴于大段河水质好,养分丰富,适合淡水养殖,他们确立了发展湿地生态经济目标。其一,围绕大段河湿地的河滩地,开发水田1000公顷,重点发展弱碱大米产业。其二,围绕回水面积,规划出10000多亩淡水养殖区,发展多种淡水养殖业。其三,实施资源合理化利用,倡导和推行湿地经济综合项目,发展稻、鱼、蟹等立体种植、养殖新模式。

小荷才露尖尖角。通榆,湿地经济曙光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