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今后水源保护区上游 将建设人工湿地

26.06.2016  22:51

  建成于2012年的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如今每天都要迎来大量游客,这里不仅景观效应凸显,还对流入的长春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出水污染物各项指标平均削减15%以上。经过处理的水再作为伊通河的补充水源,让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这只是我市建设保护湿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加大湿地建设力度,现已建成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净月潭等4个国家湿地公园。“十二五”期间,结合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全市新建人工小型湿地23处,今年在建3处。

  开发建设项目禁占重要湿地

  我市实行严格的湿地保护制度,确保生态功能不减退,使湿地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严格控制变更湿地用途,禁止占用重要湿地开发建设项目。对城市湿地进行永久保护,严禁填埋湿地和湿地水系进行城市建设。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逐步迁出湿地保护范围内的排污企业,加强湿地周边环境治理,减少垃圾和污水对湿地的污染。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采取退耕、引水、种植林木花草等措施对退化湿地进行恢复改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