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在守望中传承大爱求发展

09.03.2016  14:40
在守望中传承大爱求发展
  王灵玲 日期 :  20160308
期号 :  3863
版号 :  02
版名 :  综合
引题 :  长白山天池气象站:
作者 :  王灵玲
标题 :  在守望中传承大爱求发展 本文点击量: 30

                “为中国气象事业一生守候,倾我热爱,倾我热血,倾我青春和生命!你们才是这扇青铜门里的侠义英雄!”2月27日,当吉林省长白山天池气象站老职工、青年职工两代代表站在“感动吉林”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舞台上接受嘉奖时,主持人铿锵有力的颁奖词让人动容。

                守望半世纪,传承两代人

                一到大风或大雪天,天池气象站站长刘继德就拿出一根粗麻绳,一头拴在值班室门上,一头拴在观测场围栏上,方便观测员一天八次的观测有个抓手,拽着绳子不被风刮倒。这样的观测方法,他和同志们用了30多年。

                天池气象站成立于1958年,坐落于长白山之巅,海拔2623米,年平均气温-7.3℃,8级以上大风日数、大雾日数共260多天,雷暴日数50多天,年降水量1333毫米,是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天池气象站所观测到的数据能够代表700百帕高度温、压、湿、风等气象要素变化。这对于研究东北地区尤其是长白山独特的气候调节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天池气象站的每名成员都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前些年通往山上的路还没修通时,我们每个月都要从山下往站上背粮食、蔬菜和燃料,一次要走七八个小时。每次十几个人,每个人只能背20多斤。上山时我们要从海拔1800多米的黑风口爬过去。黑风口只有20米宽,下面是白雪覆盖的几十米深的山涧。等到了黑风口,从山下带上来的汽水瓶子就全被冻碎了。”刘继德回忆起早年的工作生活,感慨不已。近半个世纪的坚守,他们硬是一步步踩踏出来一条通往山顶的“主峰公路”。

                为了记录和保存完整的气象观测资料,天池气象站的职工付出的不只是青春和汗水,还有生命。

                1981年1月2日,天池气象站当时的副站长隋金堂为了保护随大风飞走的气象资料,不幸坠入山谷,在-30℃的严寒中,同事们用担架从数百米深的山涧中将身受重伤的隋金堂抬回站里,不幸的是隋金堂因伤重去世。后来他被追任为革命烈士,葬在牺牲之地。

                大爱无疆,甘于奉献。天池站的气象人是用青春和热血在书写气象人精神,并代代传承。

                “作为一名气象职工,我将继续扎根在长白山,将自己所学应用在实践之中。将长白山气象人精神在年轻人中发扬,将感动的力量融入到以后的工作当中,站在长白山之巅,彰显气象人的风采。”26岁的成坤作为青年职工代表,在颁奖典礼上说出了传承的诺言。

                求变促发展,旧貌换新颜

                坚守,传承,创新,求变。天池气象站令人感动的不仅仅是在恶劣环境下的坚守,更有求发展、追先进的创新精神。

                当年天池站里的房子漏雨透风,冬天气温常在-40℃,晚上睡觉都得戴着棉帽子。刘继德回忆道,曾经有一次发生了煤气中毒事件,站里8个人中有6个人被煤烟熏得昏了过去,两个清醒的职工奋力把大家拖出房间,才避免一劫。

                2013年长白山气象局成立伊始,该局局长杨环宇就开始筹划修建一个崭新的气象站。“我了解了老天池气象站的种种问题,将资料拿给设计院,要求房屋能取暖,并禁得起恶劣天气。”杨环宇经过与设计院多次沟通最终敲定方案,并于2014年破土动工。2015年底,一幢有北欧城堡风格的新天池气象站装修一新,在长白山顶峰云海的衬托下格外夺目。

                新站的墙体由两部分构成,里面是钢筋混凝土,外面是10毫米厚的钢板,真正做到了铜墙铁壁,防风防雨雪。新站址里还做了地暖供热,可分区域分季节调节温度。除此之外,还在地下设计安装了水箱和净水器,极大地改善了水质。

                崭新的办公环境,给天池气象站带来了新时代的活力与热情。站里的青年职工在温暖而舒适的新家里,拿出更多精力去钻研长白山天池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森林防火等气象服务工作。

                在新时代创新发展中,两代天池气象人不断提高科学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天池气象站的感动因素增添了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