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涅槃重生 绘就水美城美新画卷
南溪湿地公园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长春南部,让这座城市更加灵动秀美 ;伊通河中段的“十园五岛”,不仅让市民多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让两岸成为艺术的长廊;紧锣密鼓推进的截污治污工程,让母亲河重现碧波荡漾……随着伊通河中段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曾被视为“城市之殇 ”的母亲河,正变成城市的生态轴,一幅水美城美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美 母亲河干净清澈 “现在的伊通河,景色更美、更通透、更大气,待明年春暖花开时,我们的母亲河会更让人惊艳!”虽然天气寒冷,但家住好景山庄小区的张峰每天都会到伊通河畔遛弯儿。和许多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老长春”一样,他天天盼着伊通河能够再现波涛拍岸、游鱼如梭、水鸟起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昔日风光。而如今,得益于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美景已在眼前。 面对伊通河水质差、水量少的突出问题,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首先在“水”上做文章。 位于伊通河上游的南溪湿地,可让伊通河水进入市区前进行一次洁净过滤,但在治理之前,长达4.78公里的河道,多为烂洼、沙坑、鱼塘。按照“打造河流生态廊道”的理念,南溪湿地公园实施了水生植被构建、水生动物构建和生物强化等一系列工程,平衡水生态系统。东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每天可为伊通河补充中水10万吨,缩短换水周期。 调蓄池建设贯穿了整个伊通河中段。目前,伊通河中段的9座调蓄池主体工程已完工,它们将成为一个个“集水基地”,收集城市污水、雨水,为伊通河进行生态补水。调蓄池上面还将用土进行回填铺装,改造成湿地类公园。 目前,黑臭水体治理正按时序进度加快推进。75处黑臭水体,已有46处基本消除黑臭,29处正全力抓抢进度,年底可基本消除黑臭。南湖汇水区动植物公园项目清淤已完工,5座调蓄池及动植物公园污水处理厂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伊通河北北段及南南段、串湖、东新开河、新凯河等流域正在按时序进度进行防洪、截污治污等工程建设。 文化浓 “艺术长廊”丰富多彩 不仅母亲河可以让人尽享自然风光,南溪湿地公园、伊通河中段“十园五岛”还把文化、生态、游憩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道丰富多彩的“艺术长廊”。 “伊通河综合治理一大亮点就是融入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的内涵。”家住中海国际社区的刘民博感慨道。 在南溪湿地公园,冰雪、电影、汽车、警示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缤纷历史带”,以蜿蜒于湿地中间的伊通河两岸滨河绿道串起彩丘雕塑、水石径流、长白文化、历史长阶、城市演绎、生态栖息等分区,打造“城市外滩”;“诗意生活廊”,将湿地净化、滨河休闲、趣味活动、水塘湿地结合起来,为市民提供民俗和现代文化生活体验。 伊通河中段还设计了“十园五岛”,其中有展现长春工业发展史的工业轨迹公园,有突出渔航文化主题的渔航文化公园,有将治河纪念、水文历史与休闲文化融为一体的治河纪念公园等10大主题游园;还有被重新规划为烟火广场的回忆岛、将新建20000平方米伊通河文化馆的月亮岛、新增文冠果林的樱花岛等5岛,进一步提升伊通河中段的文化内涵。 南溪湿地公园、伊通河中段不仅有主题公园,还有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定位爱情、浪漫,展现多彩童年,反映长春市民生活,体现长春历史渊源、城市变迁及工业轨迹、农耕文化、电影文化、体育文化、名人文化等主题雕塑。 功能多 美妙之旅亲近自然 骑上单车,沿着我市首条依水而建的慢行系统——伊通河中段绿道穿行;开着私家车,在“没有围墙”的南溪湿地公园畅游,这些已成为现实。 全长33公里的伊通河中段绿道主体全线贯通,将南湖大路、自由大路、吉林大路等主要街路连接起来,通过滨河路绿道、堤顶路绿道、林中绿道、栈桥绿道等不同形式的绿道系统,连通了从南溪湿地到北湖滨河公园的绿地。 以前,市民沿伊通河散步,遇到主要桥梁时要穿过马路才能到达桥对面;现在,伊通河上新建了13座栈桥,游人通行更加安全便捷。不仅如此,17座跨河机动车桥及拦河闸全面升级,新自由大桥全线通车,荣光桥、永宁桥、东荣桥等桥梁加固已经完成。 作为南部新城的核心区域,310公顷的南溪湿地公园还承担着畅通城市交通的功能,公园内建设了8条市政道路,总长度达9.5公里,形成了“四横四纵”的路网格局。新建、维修的18座桥梁,既是交通节点,也是景观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