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殿试试卷亮了 考官打分用圆圈三角形

08.03.2015  12:28

修复后的殿试试卷 答卷者为蜀中三大才子之一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试卷封面写着:“殿试举人臣李调元”,上面正中盖了个大大的满汉合璧的礼部朱文官印,右面朱笔批写“二甲十一名”。

重庆图书馆特藏文献中心副主任袁佳红介绍,殿试试卷形制为经折装,有卷面、卷底,中间10开。整个卷面用楷书写就,干净流畅,没有一处修改。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试卷是考生亲笔手书,不允许涂改不另行誊抄,世间就此一份,非常珍贵。

重庆市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志昆介绍,李调元是四川人,清代著名的蜀中三才子之一,关于他的趣闻轶事,在巴蜀一带流传甚广,他由于得罪了和珅被贬到新疆。

袁佳红介绍,这一份试卷是李调元在25岁参加殿试时的答卷,并考中二甲十一名。在重庆图书馆收藏的九十份川籍考生从雍正年间至光绪年间的殿试卷中,李调元是名次最高的考生。

库房年久失修试卷遗留民间

“古代科举考试,特别是殿试的试卷,保存非常严格。”王志昆介绍,殿试的试卷都会被存入贡院中,除非是发生重大事件,不得打开。

这些珍贵的试卷怎么被重庆图书馆收集的呢?“这里面有一个很曲折的过程,亏得另一个四川人、大藏书家傅增湘。”袁佳红介绍,光绪年间,大库已经年久失修,正决定修缮时八国联军入侵。到了1909年,一个库房塌了一个角,其他库房也很危险,必须马上修缮,库内几百万件档案搬了出来。一部分年代近一点的档案移至文华殿,另一部分被认为年代久远、没什么大用处的,准备焚毁。

这事被著名考古学家罗振玉知道了,罗当时为清朝学部参事,他将其中一部分主要是历科殿试卷收藏于学部后楼。1918年,傅增湘当上了教育总长,本想查找些康熙、乾隆年间名人的殿试卷加以保管,结果都没有了。只在剩余的卷子里找到包括李调元试卷在内的部分四川籍考生的殿试卷,于是将其收藏。建国初始,这些殿试卷最终捐给重庆图书馆。

试卷上要写明祖宗三代信息

今天入学找工作填表格时,常常要求写父母的信息。这种要求在古代就有,而且还更严苛,不仅写自己的信息,还要查三代,从曾祖父写起,写到祖父、父亲。

在李调元的试卷上,李调元写了自己的简历:25岁,四川绵州罗江县人,由廪膳生应乾隆二十四年(1759)乡试,中式;由现任国子监学录应乾隆二十八年(1763)会试中式。

随后,他按照要求“将三代脚色并所习经书开具于后”。据介绍,李调元一门出了四个翰林,弟兄三个都是进士,是真正的书香世家。

在试卷封面,如果仔细看还能看到几个小洞。“这就是当时封试卷留下的印记。”王志昆介绍,古人们考试也实行糊名制,将考生名字封住,免得考官们徇私舞弊。

考官打分用圆圈三角形

李大才子的殿试试卷,主要写了些什么呢?袁佳红介绍,他在文章中以滹沱河为例,讲述怎样疏通有序。还详细论述了采取怎样的方法合理利用滹沱河的水灌溉良田。当然,也少不了对乾隆皇帝的高度赞扬之词。

在试卷上,写着彭、刘等8位考官的姓,每位考官的下方,都有一个记号,有的是圆圈,有的是三角形。

“这就是考官们对这份卷子的打分。”袁佳红说,殿试试卷的考评主要是圆圈和三角形,圆圈代表最高等级,相当于今天的A等,而三角形比圆圈稍次。重庆晚报记者看到,李调元的这份试卷获得3个圆圈,5个三角形。

考试长达8小时中途不能吃饭

王志昆介绍,作为古代选才的最高级别考试,从辰时开始,到申时结束。也就是从早上九点开始,持续到下午5点,整整有8个小时,中间不能吃饭。作为殿试主考官的皇帝,也不能吃饭。王志昆介绍,皇帝必须一直端坐在宝座上,中间也不能进食,只能喝茶充饥。

每一次殿试,大约有200来人参加,根据他们的殿试试卷,最终为他们排名,殿试的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古代考试哪个最牛?肯定是殿试,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第一名就是状元,而殿试试卷更是被当做国家机密封存。昨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重庆传习所揭牌拜师仪式暨赵嘉福老师及重庆图书馆弟子古籍修复成果展在重庆图书馆开展,展出的古籍中就有一份清代乾隆年间四川才子的殿试试卷。

重庆晚报记者 罗静 毕克勤 摄影报道

修一页古籍需一周时间

李调元的这份试卷,原本有两处完全断裂,存在裂口和磨损,已经无法供人阅读。它得以和世人再见面,全靠古籍修复人员的努力。

“修复古籍是一个非常繁琐、耐心细致的工作,多达20多道程序。”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重庆传习所导师助理许彤介绍,有时候光是修复一页,就需要一周时间。

重庆图书馆馆长、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主任任竞介绍,自2008年重庆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成立以来,累计修复明刻本《汉魏丛书》、《大戴礼记》等各类善本古籍72部、5252页,修复碑帖拓片、珍贵舆图269幅。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重庆传习所由国内知名古籍修复专家赵嘉福牵头,以重庆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团队为班底,沿袭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形式培养古籍修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