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沈壮海: 师者何为?
核心提示: 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面临许多难题。负责任的教师和教学,一定会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把涉及的问题讲透,准确分析成因,科学探索解决之路,引导学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明确肩负的责任。
教师职业之所以神圣,在于他与人之成人紧密关联,与社会文明的传承发展紧密关联,在于他用知识和信仰垒就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阶梯,凝汇起一个国家兴盛昌明的不竭动力。
最近,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广大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确有个别教师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应当遵循的法律规范、职业伦理,把传道授业解惑、“教者必以正”的古训和立德树人的责任抛在了脑后,牢骚满腹走进课堂,以抱怨和不满敷衍教学。
近日,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有关座谈会上强调,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等。这是对我们国家教师职业有关规范要求旗帜鲜明的重申,也点明了任何一个社会教师都应循守的教育通则。三尺讲台属于“公器”,并非私人会客厅、聊天室。站在讲台上的师者,天职是将真善美传诸学生,给学生以向上向善的引力和能力。把课堂变成抱怨个人得失、释放一己私怀的所在,是对教师角色本质规定的亵渎,也是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无视和侵犯。
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面临许多难题。负责任的教师和教学,一定会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把涉及的问题讲透,准确分析成因,科学探索解决之路,引导学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明确肩负的责任。如果简单地举着西方的镜子照中国的现实,片面地把个别问题泛化,把局部问题扩大化,显然不是应有的价值立场和方法论。这样的“联系实际”、“关注问题”,留给学生的不是“引导”,而是“误导”。既然是“误导”,自然应该杜绝。
(责任编辑:王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