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永无止境 彰显艺术之美 “大国工匠”李万君

21.10.2016  09:04

李万君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杨旸 摄

  日前,当记者在烟雾弥漫、焊花四溅的中车长客电焊车间里见到李万君时,他正拿着电焊枪和几个徒弟在一起钻研焊接技术。被誉为高铁战线的“杰出工匠”“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的李万君从拿起焊枪那一天起,就始终在生产第一线实现着自己“技能报国”的矢志追求,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永无止境

  采访中,李万君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最新的一项发明——气体保护焊分体式焊枪喷嘴。“以前焊枪喷嘴是连体的,更换时需整体更换,现在变成分体后,只需要更换喷嘴前端即可。”李万君告诉记者,这个发明每年能够节省几十万元。

  从普通的焊接工到“大国工匠”,李万君靠的正是永无止境的探索与创新精神。2007年,我国试制CRH5型高速动车组时,转向架焊接遭遇“拦路虎”——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是整车重量的关键受力点,决定着列车能否实现速度升级。但因环口周长600毫米,焊接段数多,接头极不易熔合。“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经过1个月的反复钻研摸索,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个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操作,让法国专家竖起了大拇指。多年来,李万君摸索出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其中21项获得国家专利。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承载着我国高铁“出征海外”的重任。2015年年初,中车长客试制该车时,转向架横梁与侧梁连接处的焊口,是4条带有30度斜坡的焊缝,这种斜坡焊口前所未有。李万君大胆采用业界此前禁用的 “下坡焊”方式。为克服“下坡焊”的常见缺陷,他总结出了一套“下坡焊创新焊接法”,不仅提高生产效率4倍,而且焊后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高达100%,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彰显艺术之美

  “每个焊件都不能有瑕疵,每个焊件都是艺术品。” 这是李万君对自己的苛刻要求。

  一支焊枪被李万君使得出神入化,离不开30年来烟熏火燎中的“淬炼”。“刚进厂时,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焊件,我总会多焊20个,我还喜欢变换各种姿势,一年得磨破四五套帆布工装。”李万君回忆。

  后来,李万君还考取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成为“全能型”超级焊工。凡他经手的焊件,个个完美无瑕,他也因此得了个响当当的绰号——“神枪手”。

  “只要听到十几米外的焊接声,师傅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是平焊还是立焊以及焊接的质量如何,简直神了!”李万君的徒弟话语间充满了敬佩。“要把标准牢记心头,把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表里如一地做好。”李万君坦言,这不仅是“大国工匠”的标准,更是作为一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

  培养“焊接铁军

  “打造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名片,需要千百万个优秀技能人才。”李万君把传承技术当成自己的使命。

  2008年,长客股份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但与之相匹配的大量高技能工人却一时难求。为了新项目,公司从技校招来了400多名学生让李万君培训,要求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德国的工艺标准是全新的,要求每名上岗工人必须取得欧洲焊接证书,还要获得AP式样资质。 作为中方课题攻关的首席技师, 李万君将复杂的工艺操作过程分解成具体的步骤,并对每一个步骤作出详细描述,让学员容易掌握。几个月下来,“奇迹”出现了:400余名新员工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国际焊工证,高速动车组的制造有了一支质量过硬的主力军。李万君借此编辑了《焊接典型质量问题汇编》《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提炼出《焊接艺术化标准》,成为新员工培训的宝典。

  由李万君主持的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站,几年来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考取各种国际、国内焊工资质证书2000多项。正是有了这些技艺高超的焊接高手,既满足了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口车等20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同时也为打造一批“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的新生力量。(记者 张晓黎)

(责任编辑: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