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村人的闯劲、干劲与韧劲
松柏青青门上悬,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新年已过,但磐石市宝山乡横河村依然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
早就听说横河富,没想到横河这么富!村路两侧,建筑考究的民房鳞次栉比,村路和庭院里的私家车不乏世界名牌。村党支部书记谷振军说,在横河村村部所在地横河屯,全屯120户,有私家车的就有70多户。“要不是外出打工,别说私家车,就是农用车也开不上啊!”
横河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全村270多户农民主要靠种地为生,人均3亩,别说致富,就是温饱都成问题。在宝山乡,人们用“三河一车捎带站多”来概括当时的几个穷村,横河就是其中一个。“我们那时穷得出了名!”
穷则思变。上世纪90年代,多名村民迈出了外出淘金的步伐——承揽除险加固工程。横河人实在,干活不打折扣,慢慢闯出了自己的名堂,并由此走上了发家致富路。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到“一人创业,带富一方”,劳务经济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如今,横河人的足迹遍布北京、天津、重庆、甘肃等地,注册公司达6家。
劳务输出不仅带富了村民,而且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业机械化。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留守青年”,谷鹏是这一过程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前些年他承包了流转出来的土地20余公顷,“人少地多”种不过来,他就加大投入,实施机械化耕种。去年到秋一算账,净挣20多万元。如今,谷鹏在磐石市里买了房,结了婚,小日子甭提多红火了。在村里,像他这样忙在农村,闲在市里的人可不在少数。
两年前的邹新,日子过得浑浑噩噩。“以前地少,没活干,不呆着,你干啥去。”可眼下,他即将再次背起外出打工的行囊。“供吃供喝供住,一年还给5万块钱,上哪找这好事去!”
谷振军说,邹新以前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毛病,日子紧的时候只能靠妹妹帮助。看到左邻右舍靠打工发了家,过够了穷日子的他活了心,去年跟随同乡去天津打工,鼓起了腰包不说,还出钱帮妹妹盖了新房。
春到横河边,“邹新”们再次踏上外出务工的征程,演绎着候鸟般的“归去来兮”。这一去一来,诉说着横河人的闯劲,横河人的干劲,还有他们追求幸福的那股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