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榆树:产粮“冠军县”大旱之年从容应对减产考验

03.12.2018  15:13

  曾多次摘得全国产粮“冠军县”的吉林省榆树市,今年遭遇了62年不遇的旱灾,粮食产量比常年减少约两成。记者近日在榆树走访时发现,尽管粮食减收,但当地无论是“新农人”还是传统的种粮大户、“老把式”,都显得从容淡定、信心满满。

  “新农人”:不种“铁杆庄稼”反而有了好光景

  榆树市将近39万公顷的耕地上,玉米作为“铁杆庄稼”曾长期占据主角位置。受市场波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铁杆”也有脆弱的时候,今年的大旱就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榆树市农业局局长张武介绍,由于春旱严重,春播玉米有近200万亩没有正常出苗,后来通过补种才抢回一些损失。但对于一些“新农人”来说,这场旱灾的影响并不大。

  “以前种玉米是靠天吃饭,现在合作社40多个蔬菜大棚不怕天气变化,一年两茬蔬菜利润200多万元。”榆树市五棵树镇进步村进步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龙生说。

  近几年来,榆树逐步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腾出来的土地用于发展水稻、杂粮和棚膜蔬菜种植。

  王龙生说,1公顷棚菜的收益是玉米的10倍,农民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目前榆树市的温室大棚面积发展到7.2万亩,棚膜园区已有104个,年产值达82亿元。

  榆树市五棵树镇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丛建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的200公顷大豆产量不错,除了卖大豆,豆油、豆饼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很旺盛。“一公顷大豆比玉米能多挣2000元,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自然高。”丛建说。

  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的背后,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日益强大,以及像王龙生、丛建一样的“新农人”不断增多。托管着村里400多户农民土地的丛建说,规模化经营的甜头越来越明显,不仅市场效益好,推广科学种植更容易,抗灾抗风险能力也更高。

  截至去年末,榆树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580余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016家,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270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46.1%。尽管玉米减产,但今年榆树水稻、杂粮杂豆、棚膜蔬菜等都实现了增产,农业综合效益稳中有升。

  种粮大户:建起“苞米楼子”挺起了腰杆

  玉米有所减产,但榆树种粮大户司海丰却并不担心。目前玉米的市场价格比去年同期略高,预计到今年底或明年春节前有望进一步走高。“先把玉米收好,等市场价格高再卖出去。”司海丰已经做好了打算。

  但是在几年前,司海丰还不能这么淡定。由于以前没有很好的储粮方式,玉米收回来只能放在地上存储,俗称“地趴粮”,损耗比较大,而且不能长期储存,即便价格不理想也只能早早卖掉。

  如今,被农民称为新一代“苞米楼子”的科学储粮仓改变了这样的格局。记者看到,科学储粮仓2米多高,1米多宽,由钢制框架加上金属网制成,离地20厘米左右,玉米码放在里面,不担心雨雪和老鼠。

  司海丰介绍,建一个这样的粮仓政府补贴将近3000元,自己只掏1600多元。由于储存得法,他再也不用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早早卖粮,最晚的卖粮时间从春节前推后到五六月份,“啥时候价高再出手”,1公顷能增收2000元左右。

  榆树市粮食局局长徐天生说,目前榆树已经有70%以上农户采用进场离地的科学储粮方式,近10万户农民用上了钢结构储粮仓,“以往粮价是收储企业和粮贩子说了算,现在农民掌握了主动权。

  有了更科学的“苞米楼子”,农民可以看价卖粮,养殖场也可以按需收粮。长期从事肉牛养殖的养殖户马凯说,现在不用再一次性收粮占用资金和存储场地,收粮不如先收牛,反而节约了成本。

  种地“老把式”:告别精耕搞免耕

  以往农民收完玉米,习惯把地收拾得干干净净,等待来年春播。然而记者在榆树市部分乡镇的玉米地里看到,秸秆躺在地里,其中一些已经被打碎,好似一层金黄的棉被。今年74岁的种粮“老把式”李军说:“以前秸秆堆在地里嫌‘埋汰’,都拿回家来当柴烧,或者干脆在地里烧掉。现在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秸秆派上大用场了,大伙都不再烧了。

  榆树市众晟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艳红说,秸秆覆盖还田,看上去不精细,但反而能给土地保温保水,也省去清理整地的麻烦,节省人力物力,还能有效抗灾。

  今年春旱,采用覆盖免耕技术的耕地出苗率明显比普通耕地高出不少。李艳红说,受她的影响,村里采取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土地从4年前的40公顷增加到今年的120公顷。“需求越来越大了,之前免耕播种机买少了,看来还得再买。”她说。

  “今年的旱情是坏事更是好事,从传统的精耕细作到保护性种植,农民对科学种田的理解更深刻了。”榆树市副市长高洪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