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森工集团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转型发展催生出新路
记者 黄敬亮 王法权
2015年4月1日起,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一直以采伐木材为业的长白山森工集团,停伐之后怎么办?停伐并没有阻碍长白山森工集团发展的脚步,而是催生了新的路径,增强了活力。秘诀只有四个字:转型发展。
早在2012年7月12日,长白山森工集团领导班子作出前瞻性决策:今后企业的发展目标是“整合资源、全林利用、九大板块、立体开发、转型发展、跨越经营”。正是有了这样的远见,才有了企业从困境中从容突围,并在短短的3年间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日,记者来到长白山森工集团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感受转型发展给这里带来的一系列可喜变化。
深处大山一隅的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3年前还是一个穷、散、乱的落后单位,下岗职工多,企业债务多,矛盾纠纷多,企业濒临倒闭。刚到任的局长兼董事长曹永福面对窘境没有退缩,潜下心来了解情况,与领导班子一起,群策群力,谋划新的发展思路。
天桥岭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但这里土地面积大、生态环境好、沟系众多,特别是参后地、退耕还林地和荒山地比较多,为绿化苗木、中药材、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公司决定利用5年完成“三个一万”:实现绿化苗木面积一万亩,开辟中药材健康产业基地一万亩,每年全民培育木耳一万万袋。同时整合资源,多业并举,并制定了“一场一策”战略目标。3年后,一个“三业并举”的大格局初步形成——
绿化苗木产值超4个亿。2012年冬,公司确立“以大养小、以短养长、大中小幼梯次培育、林苗一体化、循环经营”战略,大张旗鼓开展“买全国卖全国”(向全国各地购买种苗,向全国各地销售绿化苗木)经营活动。目前,域内绿化苗木产业建设通过独资、合资、股份等多种合作经营方式,共建设基地130个,基地建设面积达13365亩,有绿化苗木49个品种,存圃量3177735株,分布在13个林场、102个种植户。目前公司绿化苗产值已超过4个亿,成了天桥岭下的“绿色银行”。
中药材产业曙光初现。在公司引领下,2013年末至2014年初,新华林场、大安林场、葡萄沟林场等率先行动,依托中国药材长白山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信息与市场资源,采取“公司+林场+职工”等多种形式建成产业基地。
目前中草药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692亩,种植包括黄芪、黄芩、园地参、白藓皮、玉竹等共48个品种的道地中药材,另有80公顷林下参正在培育中。公司负责人徐伟岩估算,公司的中药材产业到2018年为第一个生产周期,届时利润可达3000万元。
富硒木耳异军突起。2013年8月,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技大学苏州学院进行技术对接,与天发木业公司共建股份制企业——延边天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生产富硒木耳。园区一期建设投资1500万元,平整场地4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生产加工车间7400平方米,建成年产富硒吊袋黑木耳液体菌包500万袋、年加工能力250吨的生产线。建成面积为300至400平方米吊袋大棚44个,年可吊栽木耳菌240万袋,产值可达4000余万元。产业园两年为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盈利近200万元,安置职工300余人,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木耳专业户增收致富。
在“三个一万”实现突破的同时,其它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延边黄牛项目自建围栏1800公顷,购买黄牛320头,目前效益明显;有机蜂蜜项目已建立了3处养蜂基地,新增蜜蜂养殖数量950箱,连同原有养殖数量1250箱,共计3000箱,到2019年有望达到20000箱;沙参、甜葫芦、蓝靛果、龙丰果也相继迎来了盛果期;林蛙、森林猪、生态鸡等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产业,企业转型、职工转岗、强企富民,一条生态发展的新路正在天桥岭人脚下不断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