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搭建常态化志愿服务平台弘扬雷锋精神

24.03.2015  14:41
 

打造城市精神家园。图为志愿者为空巢老人、贫困户、残疾人包饺子。

2月11日,对于梅河口市育红小学的小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这天,“助爱之家”、“小雨滴”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为像小科一样的留守孩子们带来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过去几年里,梅河口市以“弘扬雷锋精神——吉林志愿者在行动”为契机,一手抓做大做强,动员全民参与,一手抓做精做细,凸显人文关怀,设计种种有效载体,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快速发展。如今,全市已成立31个志愿者协会,162支队伍,注册志愿者超过3万人。

建微信平台——掌控志愿服务信息

过去,育才社区的天赐养老院每逢中秋、国庆等节日都是志愿者“爆满”,很多老人一天“被服务”好几次也是常有的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确实存在困难的家庭鲜有志愿者“造访”。

针对志愿服务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梅河口市委宣传部组织人员开发了“暖心梅河口”微信平台,平台设立“梅城资讯”、“文明之窗”、“生活圈”3大主板块及14个子版块,实时发布各类志愿服务信息及便民综合信息。自从建了平台后,再也没有发生过去那些现象了。

建暖心驿站——急环卫工之所急

五十多岁的王秀莲是一名老环卫工人,在过去多年卫生工作中,风吹日晒不说,因为如厕不便,她上班从来不敢多喝水,累了就坐在马路边的树下靠一会儿。这些如今都已发生了改变。因为志愿者联合会,在市区各街道的商铺中,建成了210个“暖心驿站”。这样,王秀莲上班时,带着志愿者联合会免费赠送的“暖心保温杯”,工作期间,渴了累了,无论进入路边哪一家暖心驿站,都可以接上一壶热水,稍事休息。

上门服务——想残疾群众之所想

前途社区孙淑华患有肢体残疾,丈夫和两个儿子患有严重的精神残疾,一家人仅靠政府每月的五保金维持生活。针对像孙淑华这样的家庭,他们开展了“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为孙淑华一家定期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免费为残疾家庭提供修理电器、理发、义诊、保洁等多种特色志愿服务,累计帮扶残疾家庭72个,仅去年一年就发动志愿者135人,提供志愿服务300余人次。

倾情关爱——需空巢老人之所需

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课题。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又开展空巢老人结对帮扶活动,社区干部主动认领,定期看望老人,每到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志愿者们都会来看望这些老人,给他们送来大米、面粉等生活用品,并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指挥疏导——建文明公交秩序

老大爷,现在公交车还没停稳,等车停稳了咱们排队乘车……”这是交通引导志愿者开展活动的情景。“参加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升了我们自身的交通文明守法意识,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交警上路执勤的辛苦。希望今后有更多人参与这类志愿活动。”参与文明乘车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老孙说。

站前、文化广场等7处公交站点地处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公交线路集中,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存在安全隐患。市委宣传部通过摸底走访、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组织动员等一系列举措,共发动志愿者近百人,有效改变了公交站点拥挤的现象。

传承雷锋文化,弘扬志愿精神,与国家级文明城、卫生城、生态城、园林城“四城联创”相结合,突出“暖心城市”建设,推动了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城市软实力。(刘萍 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