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梅:扎根基层三年挖掘了古村落文化的“根儿”

24.01.2016  23:22

记者 潘锐 黄鹭

大冬天,从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到长春,行程4个多小时。这让刘春梅委员看上去风尘仆仆、行色匆匆。这样的行程,她已经整整走了三年。

作为吉林长白山歌舞团的“当家人”,刘春梅带着一腔热情来到了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一部“天地长白”歌舞剧让全国各地游客领略了长白山的文化魅力,但却并没有满足外地人的所有心愿。

两年前,一对年轻夫妻到长白山旅游观光,看天池、玩冰雪,虽然玩得高兴,但体验老关东民俗文化的心愿却落了空。游客的遗憾成了刘春梅的“心病”,也让她把目标投向了“一杆之隔”的古老村落--抚松县东岗镇果松村。

果松村是一个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古村落,长白山文化、山林文化、民俗文化和采参文化都在这个村落有着深深的印迹。带狗皮帽子,穿老羊皮袄,睡热火炕,吃大锅炖菜……保护、展示关东民俗文化,刘春梅带领她的团队从挖掘原汁原味的关东古村落文化开始。

事实证明,传统的关东民俗文化魅力十足。“文化资源是挖掘不尽的宝藏,”刘春梅说,“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充分开发我们的关东民俗文化,让这宝贵的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我们这片土地上,融入到我们东北人的血脉和精髓中。”在保护挖掘关东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刘春梅也和果松村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们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这次“两会”,刘春梅委员就带来了加大保护古村落文化力度的建议。她认为,保护开发古村落,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各类民俗、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曲艺、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挖掘古村落特色文化,可以根据古村落自身历史文化积淀、发展空间、村庄布局、基础设施等选择多样性化的开发路径。

作为政协委员,刘春梅感念她的这三年基层经历。“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才能吸取氧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