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创新多 选班上课欢乐多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早在1998年通钢三中本着“普及与提高”、“兴趣与特长”的原则,尝试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在2004年进入新课程改革以后,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进一步充实完善了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并定为校本课程。开设了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手工类、科技制作类、学科类等二十多个兴趣班。
多年来,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原有活动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等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目前,学校每周三第七、八节集中开设,学生全员参与,采取学生自主选修的形式。针对学生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深入挖掘,合理利用教师资源,开发课程有六个门类,25个课程班,具体包括:学科拓展类:经典诵读、演讲与朗诵、课本剧、文学写作、交际英语、话说明朝历史、数学拓展。体育类:韵律操、篮球、排球、毽球。艺术类:合唱、舞蹈、管乐、民乐、素描、刀笔油画、纸浆画、音乐欣赏。科技类:趣味生物实验、趣味化学实验、趣味物理实验。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编程、电脑平面制作。小记者类:采访与主持等。
本学期“校本课程”全面开课,全校学生选择了自己心仪的课程,感受到了选班上课的乐趣。运动场上传来阵阵喝彩声,电脑教室内学生在动画世界里畅游,舞蹈课上孩子们优美的舞姿,趣味实验课上学生探究的眼神,以及演讲与朗诵课上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声……都吸引了众人的眼光。既丰富了课堂,又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许多学生热衷于一些学科的学习,他们勤于思考,主动探索,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
课程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通钢三中多元化校本课程的开设,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们收获了知识与技能,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们收获成长的快乐。
作者:于淇 康桂松
摄影:吴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