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名校发布高招保送生政策 北大清华等抬高门槛
昨日,记者从几大高校官方网站了解到,新年伊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已相继公布了2015年高招保送生招生简章。相较往年,今年各校保送生政策出现一些新变化,如准入门槛提高、可报考专业再度缩窄、考试科目增加,而招生录取程序则更加严格规范。
北大清华等抬高保送生门槛
在招生人数上,人大首次公布了2015年计划招收18名英语专业、2名日语和2名法语保送生。北大艺术生的招生简章中,每种不同的优惠政策拟签约人数均列表公布,共拟签约60人。北大同时表示,若符合认定条件的考生人数少于项目拟签约人数,则取消剩余名额,不进行类别或项目间的名额调剂。
降分规则方面,北大明确降分政策分为降至一本线、降低65分和降低50分录取三种。
在考试标准上,北大首次明确了对于艺术生的认定标准,要求各项目艺术特长生候选人文化课测试成绩必须达标,艺术项目测试成绩必须在90分(含)以上。清华招生的外语类保送生考试科目的“英语口试”改为“综合评价”,而且,笔试科目也从一门增至为语数外三门,并且此次保送生只能选择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英语和日语三个专业。
笔试科目增加 重视综合素质
随着奥赛省级获奖生等绝大多数五大学科竞赛学生失去保送资格,原本小众的语言类成为高校保送生的重要类别。北大、人大两校今年首度公开语言类招生名额,分别为48名和22名。清华未公布招生计划数,但限定语言类保送生只能选择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英语和日语三个专业,而去年该类考生还可选择该校经济与金融、法学、新闻学等非语言类专业。北京大学在限定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8个小语种专业后,强调该类考生“入学后不能转系转专业”。
今年,增加笔试科目、重视综合素质成为大势所趋。笔试科目上,多校明确规定要考语、数、外三门。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去年保送生笔试科目仅为一门“阅读与表达”,今年增至三门,同时还要进行综合面试和综合评价。北大表示,笔试成绩70%的学生方可进入面试,面试内容为英语朗读、理解、表达,综合素质考察及外语发音等。人大则给出考生成绩计算公式,其中语、数、外三科各150分,外语综合能力面试300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大、人大、复旦等多所高校语言类保送生选拔测试时间“撞车”,均计划在1月17日、18日安排部分测试。人大保送生简章更强调“获得该校保送生预录资格且已承诺只报考该校的考生,将不允许再报考其他高校保送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保送资格”。这意味着考生必须在多所名校提前做好选择。
严格选拔程序 防止弄虚作假
近年来,保送生制度因频频爆出的资格造假丑闻而备受争议。记者注意到,为确保选才的公平性,“宁缺毋滥”几乎成为已公布保送生政策的高校都在强调的招生原则,如复旦规定“保送生招生人数不超过100名,宁缺毋滥”,同济规定“具体招生人数根据生源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择优录取,宁缺毋滥”。人大更是将对保送生的监督延伸到入校后,宣布对所有新生进行资格复查,如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及所在中学三年内的保送生推荐资格。
对于体育类、艺术类考试,各校也通过严格选拔程序等措施防止考生弄虚作假。如北大宣布将对初审合格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进行体育专项测试,并以抽检的形式,对部分成绩优秀的考生进行兴奋剂检测,同时,北大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监督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测试工作。清华本月10日在校内集中进行语言类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测试,10日、11日进行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育专项测试,要求所有项目全程录像,田径专项也将抽查兴奋剂。
城市晚报 记者 郭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