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林口林场探索人工林培育最佳密度
“以前是偷偷摸摸地干,还因此被处分和登报批评,现在我们的做法已经成为新经验向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林区进行推广。”黑龙江林口林业局副局长关丙山对多年来的探索无限感慨。
林口林业局始建于1963年,是典型的“小老穷局”。由于结构单纯、树种单一,人工林逐渐暴露出生长率低下、病虫害发生率居高不下、抗灾能力减退、丧失森林应有的多种功能等问题。
“每公顷植苗株数3300—4400株的植苗操作方式,造成林木之间密密匝匝,光照不足,通风不畅。更严重的是,因为人工林结构单纯、树种单一,种间种内竞争激烈,林木分化十分明显,部分地区的林木枯死率高达30.8%”关丙山说。
据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守林人就发现了一件“怪事”:那些被不法分子盗伐的山林,长得反而比未被侵犯的山林更好。仔细研究发现,树种得太密未必是好事。于是,林口林业局开始采取调整林分树种、优化林分结构的战略,通过实施透光抚育、定株抚育、修枝整型等具体措施,让人工林更加健康地成长。
试点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却与当时国家保护森林的相关政策相违背,时任负责人甚至受到了刑事处罚。“我们砍伐的枯死木价值非常低,再刨除人工成本、运输成本,根本谈不上盈利,大多数时候在赔钱。”关丙山告诉记者,当年他也因此受到了警告处分,而现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经营每一棵树,“再也不需要偷偷摸摸了”。
“政策红线没有错,林口人的探索精神也没有错,出发点都是让生态更好。”关丙山说。
据介绍,林口森林试点的目的就是要开展有利于提高森林质量、调整林分结构的森林经营活动,建立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模式林、示范林。项目规划期为2013年至2017年,总经营规模13334公顷。
在当地的西北楞经营所对照区内,有按照现行经营密度表标准下降10%、20%、30%、40%进行抚育的人工红松果材兼用林。密度下去了,质量却在上升,通过透光抚育,伐除干扰红松生长的林木,增大林分的受光面积,为其创造适宜的营养空间,促进林木结实。
关丙山还给记者算了一笔生态账和经济账:试点经营范围内健壮的林木摆在眼前,森林生态环境自然从中获益;经济效益方面,以红松果材兼用林为例,1公顷林地平均种植500棵红松,1棵树平均结8个塔,1个塔平均出2两籽,按每斤20元的价格算,一公顷森林将有1.6万元的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收益。(记者 袁泉 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