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蝶变”——来自辉南农村危旧房改造一线的故事

17.11.2015  10:27

      “现在政策好了,每月领着共产党的农保钱、低保钱,还给我们补贴重建房子。我今年70多岁了,这老房子住了快30年,以前透风漏雨,今年政府帮我们老两口盖了新房,房子安全暖和,这心里也踏实多了……”谈起新建的房子,家住辉南县朝阳镇马家岭村的低保户刘志刚老人有说不完的感激。

      伴着宜人的景色,记者走访辉南县朝阳镇农村危旧房改造的部分村庄,看到最多的是新居,听到最多的是笑声,感受最多的是农民兄弟发自内心的喜悦。

      来到朝阳镇偏远的马家岭村,眼见远处墨染的山水褪色为金黄,近前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掩映在树影婆娑之间。村民高桂清母子60平方米的新居,就坐落在这山环水绕的小村庄里。

      提起刚住了不久的新房,高桂清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不住地念叨着:“共产党好啊,让我住上了新房子。”老人房间的摆设简单而又整洁,洒满阳光的窗台上,几盆花草绿意盎然,展现出勃勃生机。“赶上了好时候,我还要再多活几年,享享福呢。”简单的话语,流露出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桂清老人和49岁的儿子王德录一直相依为命,由于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儿子王德录一直没有娶妻,也不能出门打工,只能在家靠种几亩薄田和母亲维持生活,加上自己的身体又不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住了30多年的“老龄”泥草房破损严重,根本拿不出钱重建,住上新房子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大事。

      他们原来住的老房子,是泥坯瓦顶的“老古董”,今年6月的一场大雨,差点把房子浇塌。“幸好镇上和村里的干部及时赶到,把我们转移到安全地点,才算躲过一劫。”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德录仍然不寒而栗。

      就在母子两人感到无助的时候,村支书带来一行人来看望他们,一个人还拉住高桂清老人的手说:“大娘,您放心,我们一定帮您盖一座安全舒适的新房子。”在村支书的介绍下,母子俩才得知这是朝阳镇的党委书记冯彦胜,以及乡建、民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实地踏查,帮助他们建新房。

      果然,没过几天,蜿蜒的乡路上,一辆辆运送建材的车辆轰鸣驶过,施工队也进驻到村子里,开始了危旧房改造工作。选址、放线、发料……镇村两级干部起早贪黑奔波在一线的村庄间、乡道上,通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2015年9月末,全镇54户危房全部重建竣工,高桂清母子的“古董”房也进行了一次华丽的“蝶变”。

      在朝阳镇的红旗村胡迷山屯,今年实施的危旧房改造整屯推进工程,让全屯220户人家全部旧貌换新颜,村民孙元海就是受惠者之一。

      今年49岁的孙元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家里有5亩旱田,农忙之余,夫妻俩也到县城做点散工赚钱补贴家用。长期以来,一家5口人一直居住在仅有40多平方米的老砖瓦房里。房子是父母以前盖的,算起来也有20多年了,尽管在当时房子的质量还算可以,但时间长了,难免四处漏风,墙面也返潮发霉,让父母妻儿住进宽敞舒适的房子是他最大的心愿。

      获得今年的危房改造指标后,孙元海喜出望外,在村舍邻里的帮衬下,终于将60平方米的新房建了起来,又把新房院里屋内重新装修了一遍,围墙换成了铁栅栏,屋内安上了铝合金拉门,就连厨房也镶上了洁白的瓷砖,收拾得窗明几净。

      “自从搬进新房,生活比以前舒心多了,房子的外墙还装上了保温板,冬暖夏凉。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更有奔头了。”孙元海的妻子宋长玲,一边忙活着家务,一边笑容满面地说。

      截至目前,全镇24个村共有3397户农民家庭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少数贫困农户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2015年,朝阳镇总投资1000万元,实施危旧房改造567户,其中新建D级危房54座,已于9月末全部竣工入住,并达到瓦盖、墙体颜色、塑钢窗、防盗门和外墙保温“五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