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色满园——辉南镇新农村建设侧记
一村一景,一亭一廊,让村民的眼睛不够用了。“俺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好的光景。玩有广场,闲聊有凉亭、长廊,唱有活动室,看有农家书屋,这日子越过越滋润,人越活越年轻。”这是辉南县复兴村双安屯老人徐培忠发自肺腑的话,从中也看得出辉南镇党委、政府为建设新农村付出的努力……
高起点,规划先行,请专家实地指导
在一些人的脑海中,一提到新农村建设,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一群年轻人拿着扫把,嘻嘻呵呵打扫卫生,照相、摄像一阵忙活,然后皆大欢喜。但辉南镇党委、政府没有盲目地做一些表面文章,而是坐下来进行专题研究,认识上统一,行动也就有了方向。镇里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开阔视野,不仅学习建设新农村的理念,还要学建设特色、建筑风格,有针对性地找差距补短板。同时邀请设计专家,针对小镇的村屯特点、街路布局、村民住房的走向、山水位置,现场把脉,并结合村民的“口味”、关东风俗等对症下药,在专家的精心指点下,小镇的新农村建设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为了使新农村建设高质量运行,镇委、镇政府抽调责任心强的干部,一人盯一段,并定期进行检查,谁的责任谁领。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村社干部顶烈日、冒酷暑,监督工程质量,无论多晚都坚守在施工现场,每当施工到紧要关口,镇领导必到场。有这样一群干实事的党员干部,小镇的新农村建设上了一个档次。
强特色,因势造景,一村一格局一村一特色,说起来容易,真要付诸行动,就不那么容易了。2017年复兴村建广场时,布局问题让村支书魏景玉大伤脑筋,前后三易设计图纸,最后,在镇领导的启发下,才有了谁见了都点赞的模样。今年他同样遇到了这一问题,双安屯如何设计、怎样建设才不重复昨天的故事。
双安屯是辉南镇的南大门,整个屯依山而建,村民住房梯次排列,这里曾两次被长春电影制片厂选为拍摄外景。屯子入口处有条河,一座滚水坝和大桥连接二级公路,桥头有两棵百年老柳。那段时间里,魏景玉驾着灰色小面包车上下忙活,镇领导也马不停蹄地跑设计院设计草稿,一遍又一遍推敲,最后归纳为四句话,依屯置景,依山造势,依坝而走,依树而设。依屯置景,在屯的入口处建火山岩广场,安木质长廊,与屯的梯次排列相得益彰,更显深厚的文化底蕴;依山造势,色调互补,借助山绿水清的特点与村民的住房浅绿相配,显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坝而走,在滚水坝的并列处造仿烽火台的小景,下方建荷花池,添补坝与池之间的单色,从而形成色彩鲜明的对比度;依树而设,在树的下方增设仿木结构说明牌,将双安传说书写于此,百年古柳与木质牌儿搭配合理,显得庄重大气。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双安屯面貌一新。
就在复兴新农村加班加点施工的同时,松树村、孙家街屯的彩花墙与屯子的整个格调有机结合,提升了小屯的档次。义和村的文化墙,花与墙色调明快,一眼望去如同走进童话般的世界。村民高红岩说:“俺现在过的日子像是做梦一样,再也不是土老帽儿了。”镇委书记说:“建新农村就是要高标准,有特色才能吸引城里人,为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打基础。”
重投入,多轮联动,拓宽资金渠道
新农村建设说到底就是投入,写到这儿,就不得不说说义合村的做法。义合村完善基础设施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严重短缺,村里的排水、道路都需要重新整修,特别是排水问题最让人头痛。一到雨季,山水下来把路面冲得面目全非,村民对此议论纷纷。村支书项明举和村班子合计该怎么办?大家互相望着,直戳脑皮,却想不出办法。正在大家陷于两难时,恰好卓越公司要在村子附近建厂,义合村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于是项明举多次同卓越商谈,由卓越出资对村里主街、主路、巷道的下水、路面整修,经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让村民大伤脑筋的破损路面、影响村民出行的下水,随着最后一车水泥卸下,画上了句号。村民乐了,班子成员也笑了,他们的努力让这个不起眼的小村旧貌换新颜。
天时,地利,人和。有这样一群想事干事的党员干部,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新农村建设的壮丽篇章,使这片希望的田野正上演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戏,他们无愧于这片沃土,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让这里山清水秀、“村”色满园、人民富足是他们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