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老翟”:一生只做一件事
木工“老翟”:一生只做一件事
——记全国劳动模范、中建五局装饰公司项目部总工翟筛红
“我是从做木工学徒开始工作生涯的,深知‘慢工出细活’,只要耐得烦、吃得苦,就能把活儿做好。”这是中建五局装饰幕墙有限公司项目部技术总工翟筛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沉稳、质朴、略显憨厚,30多年来,翟筛红一心从事木工工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状元”、中国建筑“最美职工”等荣誉。光环之下,他又能像往常一样心态平和,坚守岗位。“我始终是一个手艺人,要不断学习,无私奉献,用一生诠释工匠精神。”翟筛红说。
把活儿做到极致
31年前,16岁的翟筛红初中毕业,因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学业,开始寻找一门谋生的手艺。木工,是他考量再三作出的决定。
翟筛红跟着师傅学手艺,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旧观念让师傅在“授道”时有所保留,只教他刨料、锯料、打眼等简单基本功,不教他做整件的活儿。两年后,翟筛红出师,开始跟着同乡去上海闯荡,经受过拖后腿、受冷落,但他依然勤学苦练,手艺也日渐精进。
1995年,中建五局装饰公司无锡分公司为抢工期临时雇用了一批劳务工人,翟筛红成了其中一员,由于工作卖力踏实、活儿做得又好又快而多次受到表扬,后被中建五局装饰公司正式聘用。
“没来单位前,在外面做门,门缝三四毫米也没人管,但公司规定门缝只能在1.5至2.5毫米之间。”进入五局之后,翟筛红并没有抱怨规矩的严格,而是一心把工作做到极致。“人生难得干一件自己想干又能干好的事情,找到这件事情是人生的幸福。”那时,他暗下决心:一生只做一件事——做一名无愧于鲁班的优秀工匠。
通过多年磨炼,2006年,翟筛红在中国建筑技能大赛中获得精细木工组第一名,成为4000万建设者的新偶像,被誉为“木工状元”。
在工地心里踏实
当上“状元”后,翟筛红被破格提拔为装饰公司无锡分公司副总经理。当上“官”的翟筛红并未欣喜,反而感到“束手束脚”。他不习惯、也不喜欢身边的人喊他“状元”“翟总”。
在管理岗位上大半年,翟筛红待不下去了,他向公司负责人主动提出重回基层,到项目上去做事。“我想还当工人,到工地干活才觉得心里踏实。”中建五局和装饰公司的负责人准许并安排他到项目上干技术工作,并专门成立了“翟筛红班组”,让他带徒授艺。
“辞官”之后,翟筛红扎根一线,辗转多个项目。同事们形容他“不是在工地上,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妻子也曾向他抱怨:一年到头在工地上跑,家里什么事都顾不上。他说:“手艺活放不下,一放下就生疏了,就算教徒弟,也得手把手教,心里才踏实。”
“木工手艺不会失传”
“学好技术,尽心尽力才能有自己的发展前景。”翟筛红经常对徒弟以及年轻工人们说。和自己的师傅不同,翟筛红对徒弟们总是倾囊相授、无所保留。
十余年间,“翟筛红班组”从最初的十几人已经发展到几百人,一批批大学生、“80后”在他门下学艺、成长,逐渐成为中建五局和装饰公司的技术能手和中坚力量,如今已有多人在公司重要岗位担任了领导职务。
然而,由于自动化、流水化、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木工这门手艺正面临着市场萎缩、人才流失、后继无人的困境。这也是让翟筛红感到担忧的问题,但他表示,“木工这门手艺不会失传,退休后我会开设一个小院,带一些徒弟,探讨交流、切磋技艺”。
离别时,翟筛红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多年随身携带的足形小挂件,是他自己用剩下的木料雕刻而成的,取名为“知足常乐”,提醒自己既要心怀感恩,又要牢记木工手艺,将它传承下去。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