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效应——榆树市双合村探索实践“社区化”服务工作法
过去的双合村,道路坑洼不平,柴草随意堆放,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如今,走进双合村,宽敞平整的道路,整齐划一的院墙,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勾勒出了美丽乡村的新画面。
这是双合村党总支全面加强“社区化”服务型村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双合村党总支学习借鉴城市社区“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理念,探索实践符合本村实际的“社区化”服务143工作法。“1”,就是突出一条主线,即以突出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线;“4”,就是围绕服务工作,做到四定(定内容、定方式、定片区、定职责)、四制(建立民情走访制、民事办理制、民主公开制、民意反馈制)、四强化(强化经济发展、强化民生改善、强化基础保障、强化载体建设);“3+”,就是开展三评(总支自评、党员点评、群众测评)、三教育(村组干部作风教育、普通党员党性教育、农民群众素质教育)。
实际工作中,双合村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村部“社区化”改造升级,设置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和多功能室、文体活动室、计生卫生服务室等“一厅三室”,开设五个服务窗口,落实岗位人员和工作职责;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推行了“窗口+流动”、“定单+点题”、“设岗+志愿”的“3+”服务,去年以来,双合村共受理群众诉求180多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260多个,为群众代办、领办、约办各类事项200余项;着力增强服务规范,将村级服务内容梳理细化为8类67项,印成服务手册和“二表、三簿、五记录”;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新建了占地5000平方米、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的文体活动广场,85栋泥草房全部改造,几代人企盼的大青沟桥顺利贯通,水泥路“户户通”,绿化美化覆盖全村,困难群众帮扶细致入微,辍学儿童重返校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大型文艺演出、农民摄影展、农民趣味运动会,每年评选“党员榜样”、“村民榜样”各5名,引导群众珍惜幸福生活,培养健康情趣,传递正能量,树立新风尚;致力推动经济发展,通过集体领办“鑫双合”农机合作社、创办村稻米加工厂和发包机动地,村集体每年收入近40万元。通过优化种植业、发展养殖业、壮大运输业和拓展劳务输出业,群众人均增收近1100元。据初步测算,今年双合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11800元,同比增长9.2%。
通过探索实践“社区化”服务143工作法,双合村打造了“升级版”的村级党建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