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立足服务 创新发展——吉林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纪实

11.12.2014  14:39

  日期 : 20141211

  期号 : 3564

  版号 : 01,02

  版名 : 要闻

  副题 : ——吉林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纪实

  作者 : 王灵玲 王华 宋阳

  标题 : 立足服务 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吉林省就在全国率先开始气象现代化建设,实现吉林气象事业发展的“一次飞跃”。近年来,吉林省气象部门大力推进现代化,向着实现“二次飞跃”的目标迈进。

  “吉林气象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这为全面推进吉林气象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吉林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中创造经验,在全国起示范作用!”在近期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推进气象现代化会议上,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对吉林气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这句话,也给正在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而奋斗的吉林省各级政府以及全体吉林气象人带来了莫大信心。

  以“两个体系”建设为抓手

  初冬的吉林,河面早早冰封,岸边偶尔还能见到雾凇。在吉林市桃源山上,刚刚落成的气象雷达塔巍峨挺拔。依山建成的气象科技园,集气象业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城市观光及夜景工程于一体,成为全市最新的地标性建筑。

  从气象科技园的雷达塔向西北远眺,就会看到昌邑区孤店子镇绿色水稻种植基地。这里也是国家级绿色水稻标准化示范区。

  担任孤店子镇东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的李佳蕊,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开启“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平台”,调取市气象局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实景监控信息以及涉及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和管理各关键时期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李佳蕊说,这些资料,都可用于指导企业生产。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省气象局始终将‘两个体系’建设作为全局总抓手,依托‘三农’专项,不断强化各级气象台站的业务能力建设,有效带动全省特别是基层业务能力提升。”省气象局局长赵国强思路清晰,规划长远。

  在长春,市气象局研发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实现了对蒸散量、水分满足率、积温等的计算功能,并可制作作物需水量预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气象局开发的气象为农服务网站,可以针对不同服务对象量身订制不同用户平台,实现个性化、点对点服务;榆树市采取“分类包保、划片辐射”的方式,实现涉农专家、气象服务站对服务大户的直通式服务;公主岭市气象与农技部门联合制作的《农业技术推广简报》则直接发放给全市130名农技人员、1200个种粮大户。

  从2013年开始,省气象局启动“日报告、候评估、周滚动、月延伸”的无缝隙、“闭合式”春耕春播服务,充分调动各市、县气象局及省直各业务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各种气象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全省建成农业气象“省、市、县、乡四级一体化”业务系统;开展预警信息“分级、分类、分区、定向”精细化发布系统建设;建成合作共建多站合一的服务站达到730个。

  “两个体系”建设被纳入吉林省农业发展规划,列为年度民生重点工作,气象为农服务融入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工作政府化与服务社会化的双赢。

  以人工影响天气为重点

  与东福米业隔田相望的,是孤店子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它是吉林市气象局结合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与昌邑区政府、东福米业联合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标准化建设项目。作业站内还设有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4要素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实现“三站合一”。其中,人影站配备高炮一门,火箭发射架两部,基本将73.8平方公里的孤店子镇覆盖到冰雹防御有效范围内。

  数据显示,2014年,吉林市水稻产量突破1.2亿斤,较去年增产5%。气象部门防雹保护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716平方公里,增雨作业惠及农作物种植面积达3716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全年减少农业生产经济损失达2.6亿元。

  1958年,中国人工增雨作业发源于吉林。50多年来,吉林不断地加强技术研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人工影响天气联合开放实验室被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省气象局还建立了新型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研发及检测平台,与中科院、吉林大学、吉林农大开展科技合作。2013年,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落户吉林。

  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全省抗旱保丰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获得省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认可。2013年,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发挥领导指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职能作用;省发改委和省气象局联合印发全省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站建设规划和标准,现已建成标准化作业站318个。

  吉林气象部门围绕人工影响天气这一重点工作,在强化气象工作政府化、服务社会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以此为带动,整个吉林气象现代化工作都得到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到了政府工作部署有气象、项目规划建设有气象、资金支持有气象、督察督办有气象、绩效考核有气象。

  省政府率先成立气象灾害防御和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省、市、县三级政府出台政策性文件过百份;在全国率先出台气候可行性论证若干规定,积极开展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气候论证;探索开展优势气候资源监测评估,启动建设长白山生态监测站;深化部门合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即时会商、工作联动机制。与气象相关的重点规划和工程被纳入地方发展统一谋划,地方对气象财政投资逐年加大。省气象局积极开展电力、高铁、供暖等特殊行业的订制式气象服务,气象信息服务涉及到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吉林气象服务在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保障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上,气象服务更是功不可没。”11月10日,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与郑国光会面时,对吉林气象工作给出高度评价。(2014年12月11日 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