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如何有市场——我省有机食品市场的观察与思考
新闻背景
我省是粮食大省,近年来一直加快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行“健康米”、“放心肉”工程,从农业生产源头抓起,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防止耕地和农产品患上“化肥依赖症”、“农药依赖症”,推进清洁化生产,着力培育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作为绿色、环保、安全食品的代表一直备受关注,我省有机食品市场在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舌尖上的安全”如今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有机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却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个绿色、环保、安全食品的代表,如今在一些百姓心中却成了“披着绿色外衣的贵族”,看不懂也消费不起。
现状高价格让有机食品“叫好不叫座”
“比普通的大米贵好几倍呢!”长春市民李歆对将近300元钱一小袋的有机大米直咋舌,权衡之后还是选购了一袋普通大米。
近日,记者走访长春沃尔玛、欧亚、恒客隆等大型连锁超市看到,这些商场都在醒目位置开辟了有机食品专区,大多以大米、杂粮和鸡蛋为主。其价格较普通食品会高一些,有的甚至是普通食品的十倍。例如,普通大米3.8元/斤,有机大米39元/斤;普通小米8元/斤,有机小米41元/斤;普通鸡蛋价格7元/斤,有机鸡蛋49元/斤。
“对有机食品不是很了解,经常听说有机食品的好处,绿色健康无污染,但是价格太高了,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采访中有不少市民都持有此类想法。
“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普通食品,主要是因为有机食品价格较高,普通消费者承受不起。由于销售情况不太理想,超市进货也不多,种类自然就少一些。”欧亚超市有机大米销售柜台工作人员坦言。
但也有部分市民并没有因为有机产品的高价格望而却步。在长春市北显米业专卖店内,市民王海虹正在挑选有机大米。“有机食品相比普通食品,肯定是会更健康一些,虽然价格贵,但为了家人的安全健康,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拒绝化学品”的有机食品,可以说安抚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不安和担忧。
而导购人员在向消费者推荐一款有机杂粮时也介绍说,有机食品与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相比,在生产标准、质量方面要求更高,更加营养健康,属于真正原生态的产品,价格自然也偏高。
不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是许多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主要认识。互联网上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和动物排泄物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可以说,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
近年来,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再到今天代表着更绿色更健康的有机食品,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和标准正在逐步提高。但目前来看,市场上有机食品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种类不多,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十分有限。同时,人们对有机食品的认识模糊,消费观念滞后,也是有机食品“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
难题生产成本高与信任度低的困境
有机食品这么贵,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对于眼下价格高但热度并不高的有机食品市场,北显米业的营销总监杨小伟有着自己的看法。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对健康、绿色、环保的有机产品需求日渐强烈。现在很多消费者都愿意购买、消费有机食品,几年前我们说‘有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对‘有机产品’有了一些了解。”杨小伟表示,现在很多消费者只盯着有机食品的高价格,但人们根本并不了解有机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高昂的成本。
不可否认,有机产品的高价有一定客观原因。种植基地三年内不使用农药等违禁物质、种植基地无环境问题、相对较低的产量……“种植基地的土壤和水源每年都要监测一次,还有多次的抽检,单是检测费用这一块就是很大的投入。”杨小伟说。
对有机农业颇有研究的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的李大军老师认为,当下有机食品的现状是其发展过程的必然。“目前有机生产、加工及运输、销售产业链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有机产品的生产过程成本较高。一般有机产品初期产出低,且常规农场要转变为有机农场需要两年到三年的转换期,所以有机产品的价格也包含着环境成本。”
杨小伟也认为,有机农产品相对严苛的生产条件,不仅生产环节成本较高,而且有机产品生产规模较小,人力投入大,包括运输、初加工和配送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受到污染,需要严格把关,售价自然也高一些。
各个环节的高投入势必会导致有机食品的“身价”倍涨。对于消费者的抱怨,李大军说:“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和条件下,如果有机农产品的价格和非有机农产品价格一样,我反倒会怀疑它是不是有机的。通常有机农产品比普通食品价格高50%,甚至高两三倍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要高出十倍、二十倍,那就有点离谱了。”
伴随着消费者对有机食品高价格的难以接受,还有对有机食品认定上的不信任。
近年来对有机食品认定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认定机构的泛滥使得消费者认为有机食品的认定似乎不那么困难。
记者从有关部门负责人处了解到,针对有机产业,虽然我国颁布了很多规章制度,国家认监委每年也对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进行检查,但在认证这一环节上确实还存在混乱。认证水平参差不齐、评定标准不统一,这些都对有机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
“确实,目前有机农产品市场依旧存在着许多乱象,所以一定要强化相关监督检测机制,同时大力倡导体验消费活动,引导消费者亲自见证、监督有机食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促进他们对于有机农产品的深入认知。”李大军说,“我国的有机产品标准是最严格的,所以市面上的有机食品大部分都是合格、有保障的。”
对策办法多路难走需循序渐进
鉴于有机食品对生长环境及生产过程中的高标准严要求,单纯地要求企业降低产品价格并不现实也不可行。
有机食品产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如何将有机食品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办法有很多,但需要循序渐进。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的认识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从来都不关注有机食品,对有机食品一无所知;第二种是对有机食品有所了解,但知之甚少;还有一种是平时很关注有机食品,偶尔会购买,而这一类消费者的特点都是学历高收入也比较高。
这一结论也得到了李大军的认可。“现在有机食品的消费人群基本上收入较高并具有一定文化层次,他们愿意多花钱吃绿色有机食品。”
“扩大有机食品的消费人群,重点应该放在对有机食品的宣传和科普上。”李大军认为,现在并不缺少具有购买力和需求的消费者,而是缺少对有机食品的信赖感,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存在疑惑是一种普遍现象。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消费者遍体鳞伤,消除疑虑,培养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感需要时间,同时有机食品生产企业也应始终做到保质保量,让更多有能力、有意识消费的人群进入到有机消费者的行列,扩大市场规模。
有机行业的相关企业应通过科学现代化的生产、种植以及销售,通过规模化、专业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质的同时让价格也越来越亲民。
行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有效的市场监管。加大有机农业扶持力度,扩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规模,提高有机食品生产水平,是整个有机产业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