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息量,也要有含金量

17.12.2014  12:21

      ——写在移动互联网的边上③

      哲学家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也不妨说,人是一切数字化信息的总和。对于勇于探索的人而言,在数字化浪潮中将会站到驶向新世界的游船甲板上。而拒绝变化的人,则会被遗留在旧世界日渐萧瑟的海滩上。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世界的层次。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提出“可能世界”理论,他认为,世界由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组成,因此,在我们身处的世界之外,还有无数个“可能世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每个人都有可能进入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可能世界”。可穿戴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将使这一切触手可及。你想回到唐朝,戴上数字头盔按下菜单键即可身临盛世长安;你想到火星旅行,同样可在虚拟世界实现星际穿越。

  事实上,智能手机的出现,已经将我们带入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信息不再是稀缺物,很难再成为垄断资源。比如,有了导航软件,高速公路出口的“带路党”已濒临消失;有了搜索软件,百科全书的销量就一落千丈。很多人还没有适应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世界,所以才会在看到精彩内容后“先转再看”“果断保存”,其实那些信息有的因为唾手可得而不必收藏,而更多的则是在信息海洋中快速徜徉以致保存后基本上永不会再看。因此,所谓的“信息饥渴症”,同样是转型时期的问题,人们需要慢慢适应和海量信息共存的生活,让信息为人服务。

  然而,“信息爆炸”还是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结构。研究者表示,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将催生一种全新的“数据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因果关系将让位于相关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购物网站,商家并不关心顾客是谁,为什么要购买,而只需了解你的相关购买记录,就可以运用大数据为你量身打造推荐清单。在“数据思维”影响下,人们不再对“为什么”感兴趣,只对“是什么”感兴趣。大家如饥似渴地浏览那些与我们生活关系不大的奇闻异事,却很少追问新闻背后的缘由。没有人文精神牵引的“大数据”,在极大丰富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会像洪水一样掏空人们的注意力,把眼神空洞的“用户”们冲到彼此隔绝的信息荒岛。

  在神话故事中,伊甸园里有两棵树,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知识之树。诗人说,知识之树不是生命之树。意思是,知识和信息的积累,并不必然增进我们的生命意义和幸福感,有时甚至恰恰相反。人们对数据和信息的利用,不是为了用虚拟世界替代现实世界,而是为了用知识去灌溉“生命之树”,从而拓展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增加生命的厚度与纵深。

  人类社会需要足够的信息,更需要有含金量的思想。信息和数据不会自动生成思想,只有思索着的人才能成为文明的创造者。思想家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在信息化、云计算的时代锤炼思想、捍卫思想,是和拓展虚拟世界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文化使命。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7日 04 版)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