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份全省进出口情况简析

06.05.2015  12:03

2015年3月份全省进出口情况简析

  据海关统计,2015年1-3月份全省进出口累计完成336.2亿元人民币,折合54.3亿美元,同比下降6.5%。其中出口72.6亿元人民币,折合11.8亿美元,同比下降5.8%;进口263.6亿元人民币,折合42.5亿美元,同比下降6.7%。

  3月份当月全省进出口完成118.8亿元人民币,折合19.25亿美元,同比下降5.6%。其中出口23.4亿元人民币,折合3.81亿美元,同比下降0.6%;进口95.4亿元人民币,折合15.44亿美元,同比下降6.7%。

  一、2015年3月份我省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以下具体企业、商品等数据中不含对朝金额)。

  (一)一季度进出口下降态势趋缓,但外贸增长乏力局面没有明显改观。前3个月全省进出口降幅分别为17.1%、6.9%和6.5%,降幅逐月收窄。其中出口降幅已由年初的下降23.2%减少到下降5.8%,进口降幅也由年初的下降15.3%收窄到下降6.7%。虽然一季度我省进出口走势向好,但外贸增长依然乏力,尤其是外贸进口更显低迷。作为全省外贸支撑的进口发展近年来一直好于出口,但今年一季度进口降幅已经超过出口降幅,且全年走势也不容乐观。一季度我省进出口在全国排名第21位,其中出口排名第25位,进口排名第14位。

  (二)大类商品出口呈现整体下降,仅冶金矿产、石化产品出口增势良好。1-3月份8大类主要出口商品合计出口10.5亿美元,同比下降6.1%,合计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3.8%。其中有5类产品出口下降,医药产品和农产品下降幅度较大,降幅分别达到24.8%和16.1%。轻纺产品和木制品出口分别下降8.4%、9。8%。轨道客车及零件由于3月份出口增长迅猛,一季度出口降幅减少到8.8%。石化产品、冶金矿产出口增势较好,增幅分别达到27.4%和19.5%,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增长0.3%。1-3月份全省机电产品出口4.1亿美元,同比下降1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亿美元,同比下降29%。

  (三)农产品进口扭转下降颓势,冶金矿产进口呈现下降趋势。汽车及零部件、冶金产品、农产品、石化产品等四大类主要商品合计进口34.2亿美元,同比下降9.1%,高于全省进口平均降幅,合计进口额占全省总值的82.4%。受当月进口强劲拉动,一季度农产品进口扭转大幅下降态势,同比实现增长10.7%,汽车及零部件、冶金矿产进口降幅分别为10%和9%。石化产品进口增长6.7%。一季度全省机电产品进口34.8亿美元,同比下降10%。高新技术产品进口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四)部分重点企业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全省进出口陷入颓势。一季度全省进出口前100家企业合计完成47.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90.5%。其中有42家企业进出口下降,21家企业进出口降幅超过20%。

  出口方面,一季度全省外贸出口同比下降5.8%,出口金额净减少7,361万美元。一季度全省出口额超过300万美元的72家企业中,有27家企业出口呈现下降态势。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重点出口企业有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吉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大成集团、中粮生化、中俄互市贸易等五家企业,这五家企业一季度出口合计净减少额达到1.3亿美元。出口增幅较大的企业有吉林市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一汽进出口公司、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珲春鑫时代工贸有限公司和珲春出口加工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这五家公司一季度出口额合计净增加9,103万美元。

  进口方面,一季度全省外贸进口同比下降6.7%,进口金额净减少3.3亿美元。一季度全省进口额超过300万美元的63家企业中,有31家企业进口下降。进口下降幅度较大的重点企业有一汽进出口公司、吉林省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和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这三家企业合计进口额净减少达7.2亿美元。一季度进口增加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通钢集团等8家企业,这些企业一季度进口额合计净增加4.3亿美元。

  (五)对美洲市场增势稳定,对亚洲、欧洲市场进出口持续下滑。1-3月份我省对美洲市场进出口完成42,045万美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出口20,993万美元,同比增长26.7%;进口21,052万美元,同比下降2.63%。对主要贸易国美国进出口22,618万美元,同比下降11.9%,其中出口10,783万美元,同比增长7.7%;进口11,835万美元,同比下降24.4%。对巴西进出口7,275万美元,同比增长43.9%,其中出口5,876万美元,同比增长539.8%;进口1,398万美元,同比下降66.2%。

  对欧洲(俄罗斯及独联体除外)市场进出口343,902万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出口18,372万美元,同比增长0.5%;进口325,530万美元,同比下降4.7%。我省对德国进出口221,895万美元,同比下降3.9%,其中出口6,481万美元,同比增长5.4%;进口215,414万美元,同比下降4.2%。

  对东北亚市场进出口实现60,309万美元,同比下降29.5%,其中出口22,648万美元,同比下降11.9%;进口37,661万美元,同比下降37.1%。对主要贸易国日本进出口41,804万美元,同比下降38.7%,其中出口11,264万美元,同比下降27.8%;进口30,540万美元,同比下降41.9%。对韩国进出口17,355万美元,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11,297万美元,同比增长11.9%,进口6,058万美元,同比下降17.1%。

  对亚非(东北亚、东南亚、中亚除外)市场进出口实现31,536万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22,953万美元,同比增长37.9%;进口8,584万美元,同比增长7.5%。对主要贸易国南非进出口4,019万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1,509万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2,510万美元,同比下降1.6%。对印度进出口6,374万美元,同比增长59.7%。其中出口5,882万美元,同比增长65.1%;进口492万美元,同比增长14.6%。

  对东南亚、台港澳、大洋洲市场进出口实现36,397万美元,同比下降17.7%。其中出口22,215万美元,同比下降27.4%;进口14,182万美元,同比增长4%。对主要贸易国(地区)马来西亚进出口5,546万美元,同比下降46.3%。其中出口3,676万美元,同比下降51.4%;进口1,870万美元,同比下降32.6%。对菲律宾进出口5,157万美元,同比增长123.4%,其中出口4,171万美元,同比增长146.6%;进口986万美元,同比下增长59.6%。对澳大利亚进出口7,144万美元,同比下降29.5%。其中出口1,152万美元,同比下降80.7%;进口5,992万美元,同比增长43.6%。

  对俄罗斯及周边市场进出口实现12,633万美元,同比下降17%,其中出口5,048万美元,同比下降57.2%;进口7,585万美元,同比增长121.4%。对主要贸易国俄罗斯进出口11,073万美元,同比下降21.7%。其中出口4,626万美元,同比下降57.2%;进口6,447万美元,同比增长93.6%。

  (六)加工贸易进口增势较好,国有企业进出口降幅较大。1-3月份,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47.2亿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出口7.5亿美元,同比下降2.4%;进口39.7亿美元,同比下降9.5%。

  加工贸易进出口4.1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出口2.8亿美元,同比下降3.7%,进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52.3%。

  1-3月份,我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1亿美元,同比增长9.8%。国有企业进出口16.7亿美元,同比下降30%。私营企业进出口6.7亿美元,同比增长8.5%。

  二、我省外贸进出口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外贸进口运行情况堪忧。一季度全省外贸进口同比下降6.7%,下降幅度超过出口降幅,这是近年外贸发展中很少见的,也凸显了当前全省外贸进口面临的艰难形势。作为全省外贸主要支撑的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一季度其进口同比净减少额高达6.6亿美元,其他企业进口额的增长远不能弥补这一巨大缺口。另外,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持续低位徘徊也是导致进口低迷的重要原因。

    (二)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复杂。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订单有所减少。从主要市场来看,除了美国经济表现相对较好以外,其他出口市场经济复苏依然缓慢,全球贸易增长动力仍显不足,需求没有明显改善,订单出现了减少或者是维持弱势增长。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我国外贸企业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但与此同时,劳动力、融资、汇率、环保等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传统外贸竞争优势正在被削弱。进口方面,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仍然低迷,大幅拉低了进口值的增速。此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进口意愿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