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最先一公里”畅通 “稳增长”政策才能落实到位

16.04.2015  18:29

  (据中国政府网)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严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运转流程繁冗、拖沓,亟需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快简政放权进程。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不干,什么都谈不上!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虽然,中国经济仍行走在合理区间,但GDP7%的增速已接近宏观经济调控的底线,稳增长强化力度已刻不容缓。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实施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方面38项改革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力图促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取得更大成效,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和提质增效升级。

 

  按照以往的经验,国务院出台的政策举措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不一定会一帆风顺。相比人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时政令发出的“最先一公里”,就可能会遭受相关部门各种各样的消极应对。总理在会上就说道,“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难道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

 

  政策的生命就在于落实到位,如果不能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那么上面再好的政策,一到下面就变了味,这不仅影响相关工作的推进,而且无法满足公众期待,更会削弱政策制定的权威性。

 

  一方面各地税收大幅下降,都喊着缺钱;另一方面又有大量资金趴在账上没用。一方面民生需求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大量资金又呼呼大睡。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产业的升级、环保的改善,还是中产阶级的塑造,不仅是市场的行为,而且和政府的作为密切相关。

 

  针对如何破解这一“顽疾”,李克强表示,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所谓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首先是“自我革命”。二是要主动作为,狠抓政策落实。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政府不能过分依赖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强刺激”,但却需要不时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强推动”。简政放权是一场不能停息的政府自我革命,目前国务院进一步放权的空间已不是太大。可以预见,未来简政放权的重点将会下行,进而转向地方实施的各项行政审批。

 

  部委的繁冗流程也好,基层官员的不作为也罢,这些问题的指向仍然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如果之前的简政放权是为政府减负、增加市场活力,那么接下来的深入改革就必须让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功能持续归位。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这都缘于政府职能继续转变。在新一轮的简政放权中,这理当成为重中之重。

 

  老百姓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某种角度上讲,只有夯实“最先一公里”的基础,才能抓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整改的落实,公众也就能真正得到政策措施带来的实惠,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才得到有效提高。

 

  简政放权有利于政府运行,激发全民活力,乃至消减经济下行的压力。二季度乃至下半年,稳增长——无论财政措施还是货币政策,都会有较为集中的释放;调结构——持续改善民生和弥补基础设施不足的政府投资,更会加速投放,并同时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总理强调“最先一公里”的作用,或许意义就在于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