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是检验城市“里子”的一把标尺

18.06.2015  15:20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15日的通报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7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27座城市浸水受淹。然而,话音未落,这个数字旋即被刷新,因为一一罗列的那27个城市中并没有上海在内。17日凌晨2时46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5时又发布上海市强降雨消息。于是天亮之后,上海人或生活在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步了先前那些城市的后尘。我在复旦大学当教授的同学发微信调侃说:今天上海的大学都是“上海海洋大学”。从澎湃新闻早些发布的图片看,至少在大街上划条小船完全没有问题。未几,又看到了真这么干的,不知是存心“添堵”还是出行必须。

一场暴雨便“攻陷”一座城市,这些年来国人已经司空见惯。内涝的形成在于暴雨的突如其来而且降雨时间集中,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被“攻陷”的那些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捉襟见肘,同样是不争的事实。或者说正是这个“”,导致了那个“”。不过,如果套用“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思维逻辑,非要在暴雨袭击的灾害中找到可取的一面,那应该是它替代我们检验了城市的“里子”。

与“里子”对应的自然是“面子”。如今放眼任何一座城市,“面子”上的标志都很多,无须列举。但是彰显城市“里子”的标志其实也很多,下水道就是其中之一。“面子”上的东西,无论在哪,平地里往往抬眼就能望到,一目了然;登高俯瞰,更可以尽收眼底。如下水道一类的“里子”如何,寻常百姓则无从知晓。正是这个时候,极端天气客观上充当了检验的标尺。殊为可惜的是,我们的城市一旦面临这种检验,大抵都要纷纷败下阵来。

一旦发生内涝,降雨量是多少年一遇,而下水道的排水标准是多少年一遇;换言之,城市地下管网设施如何不能应对暴雨袭击,都是耳边必然响起的话题。我们也不能排除这的确是主要因素、关键因素。问题在于,这样的声音我们听了有些年头了,为什么仍然不见改善?为什么某些年轻的都市同样不堪一击?为什么提高排涝标准的大动作一定要在自己遭到袭击之后?城市建设中不能只看重“面子”而罔顾“里子”,不能只热衷于打造夺人眼球的“形象工程”而漠视貌似看不见同样“功在当代”的下水道。城市排涝设施不能仅靠极端天气来检验,却没有一套相应科学的标准。虽然有些城市因为暴雨而内涝时,不乏市民上街捉鱼取乐,这种达观的心态非常可取。但我们的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却不可因此而心安理得,不可用历史欠账太多而搪塞了事,不可胸脯拍得山响却于事无补。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