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被妈妈包办 长春男孩只有9天没课

21.07.2015  15:26

原标题:暑假被妈妈包办 只有9天没课 孩子们和中国式妈妈们的选择大战开始啦

妈妈,我喜欢架子鼓。”“儿子,架子鼓有啥学的?!手风琴拉起来老悠扬了……

我想和那个年轻的哥哥学游泳!”“这个爷爷教得好,他的学生都能参加全国大赛……

暑假来了,9岁的琦涵并不快乐——在妈妈的“苦口婆心”下,他放弃了早就和小伙伴约好的“真人对抗大战”,每天穿梭于兴趣特长班和假期体验班之间,这个本就不长的假期仅剩下9天没有任何课程,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时间。

长春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个假期都是孩子和妈妈的选择大战阶段:选择玩还是学,选择哪些课程,选择哪位老师……在典型的中国式妈妈的干涉和主导下,孩子们的想法只是说说而已,最终还是学着妈妈想让学的课程。我市青少年心理专家认为,孩子学得多少与将来的成功没有必然联系,教会他们看到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就足够了。

案例一:

手风琴和架子鼓的“PK

7岁的长泽很喜欢架子鼓,他觉得男生“敲起来乒乓响的感觉很酷。”妈妈陈女士觉得手风琴才是真正的“有前途”——在大家都学钢琴的时代,手风琴既冷门,还能随时随地表演、展示优雅的气质。

由于未达成共识,几天前陈女士偷偷来到桂林路一家琴行想给儿子报名,“到时他只能来学手风琴了。”可她的想法被琴行的老板拒绝了:“你儿子想学什么?为什么不听从他的想法呢?”陈女士顿时无语了。

觉得琴行老板有些“多管闲事”,她自豪地对记者说,自己用了另外的计策终于说动了儿子:“你先学手风琴,学好后再学架子鼓,妈妈和你拉钩!”最终,小长泽还是学起了手风琴。

案例二:

老师岁数重要?出成绩才重要!

暑假让孩子学游泳是不少妈妈的首选,市民于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子轩体验了不同的游泳课程。子轩很喜欢一个年轻的游泳教练,可于女士却倾向于年纪较大的游泳教练。

儿子,你听妈妈说,和年轻的哥哥比,这个爷爷的经验更丰富。他带出过好几个游泳比赛选手呢,你不光只是会游泳,还能参加比赛,其他小朋友得多羡慕你啊。”面对于女士的“出成绩论”面前,子轩只能点点头,开始了他的“全国游泳比赛预备选手”的学习过程。

案例三:

学和不学的“可怕”对比

妈妈,我不想上那么多课,你这是要累死我啊!”琦涵不需要上学的假期只剩下9天,这让他有些郁闷。更郁闷的是,他的很多学习班和体验课都是妈妈的选择,而不是自己的选择。从高尔夫球班到击剑班、从书法班到英语班、从科技体验班到相声班,他如果学有所成,几乎就是个十八般武艺俱全的小超人了。

我长大了,让我做主一次不行吗?”他撅嘴说。“你为什么不信妈妈的话呢?你现在学是为了将来着想,其他小朋友都在学,只有你不学,想想有多可怕!”妈妈从班级里各个有特长的小朋友一一说起,最终让琦涵相信:“是在用小时候玩耍的时间来换取长大后成功的可能性。

市民声音:选择大战中没有输赢双方

长泽、子轩和琦涵只是若干个在选择大战中失败的代表。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这其中有家长也有未来的家长,不知道大众的想法是否会倾向于这些“小战败者”。

记者采访后发现,在这场选择大战中没有赢家,也就无所谓输家。

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不要怨父母,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从事教师职业的韩女士说。“如果是我,我会与孩子谈谈,报班主要是根据兴趣来。”还未结婚的白领李小姐说,“我不敢肯定,我有孩子的时候是不是还这么想。

没办法,不怨家长也不怨孩子,中国的教育现状就是这样,互相攀比,累的是孩子,更是家长。”市民蒋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会心理调整放松,多注意睡眠。

专家声音:教会孩子看到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就够了

在孩子和父母矛盾的选择大战中,妈妈总是用道理和武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手风琴和架子鼓有何区别?到底是该享受游泳的过程,还是通过游泳名次来获得成功?采访中于女士曾这样说:“我只是希望孩子通过多学,不会落后太多,在将来时拥有更平坦的道路,更轻松地成功。

这些中国式妈妈们的做法到底有益有害?昨日,记者采访了长春二实验中学心理教师矫颖。她个人认为,孩子学得多少与将来的成功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过于繁重的课业反而可能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影响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家长们对孩子未来的成功太强烈、太理想化了,所以想尽办法多途径去帮孩子实现成功。”矫老师建议说,家长请调整好自己的愿望,孩子上课外班、辅导班、体验班的目的是教会他们看到生活中不同的东西,有更多的信心说“我行”“我能”,以更丰富的方式去参与社会生活。其实,成功就在当下。(长春晚报 记者 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