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政变时期 传禁卫军拿了长春“小白楼”国宝

11.05.2015  09:43
《写生珍禽图》 - 新浪吉林
《夜宴图》 - 新浪吉林
《临韦偃牧放图》 - 新浪吉林
《虢国夫人图》部分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写生珍禽图》 《夜宴图》 《临韦偃牧放图》 《虢国夫人图》部分

  “溥仪出逃,那时候皇宫里乱了套,大家都冲向了长春“小白楼”,开始哄抢,不计其数的国宝或遭到破坏,或流落民间。”

   宫廷里也有人偷窃 国宝流失民间

  在明清两朝,宫殿中发生过多起盗窃事件。清朝最后的皇帝溥仪对此有明确的记述,溥仪说,就他所知,宫内太监的盗窃几乎从没间断。他大婚的时候,刚刚行过大婚礼,皇后凤冠上镶嵌的珍珠、宝石、玉翠竟然整个被换成了赝品。他认为应该整肃内宫,清点库房,查禁偷盗。然而,计划还未实施,藏有无数珍宝的建福宫就突然起火。大火燃烧了一夜,建福宫院内的亭台馆阁全都化为灰烬,无数珍宝秘籍也都随之灰飞烟灭。

  然而故宫最为严重的国宝流失,当属溥仪的这次盗宝。1925年2月23日,溥仪潜至天津。为了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溥仪开始通过各种人物搭桥,出卖盗运出宫的字画。溥仪在天津究竟卖出多少书法名画,已无案可稽,但据王庆祥撰《伪满小朝廷覆灭记》书中所述,溥仪在天津时曾“赏赐”经手人陈宝琛的外甥一批书画,其中就有唐人阎立本的 《历代帝王图》《步辇图》《阆苑女仙图》等极为珍贵的作品。《历代帝王图》最终流入美国,现藏于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所幸保管《步辇图》《阆苑女仙图》的主人没有将其转售给外国人,全国解放后捐献给了政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坊间证实 禁卫军当时拿了“小白楼”国宝

  为了调查在伪满政变的时候,是否真的有禁卫军拿走了“小白楼”里宝物,专家杨子忱曾做过坊间调查。而在早些年,杨子忱认识了一位曾在伪满皇宫当禁卫军的人,这人叫于东阳,后来到九台一中担任语文老师。据于东阳回忆,他当时在伪满皇宫里工作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当时就赶上了溥仪出逃,那时候皇宫里乱了套,大家都冲向了“小白楼”,开始拿东西。

  而就在那个时候,曾经当禁卫军的于东阳也随手拿了一件宝物,他记得,是三个大盘子,盘子的材质是银质的,上面还有图案,是六角梅花图。当时因为局势动荡,于东阳把这三个盘子往家里带有些不方便,他就想到了有一个同事住在伪满皇宫附近,于是,他就想暂时把这三个盘子放在同事家。过了一阵子事情平和了,等他再去想拿回来时,对方却不承认了,东西也就没有拿回来。

  而通过这件事,杨子忱可以断定,当时禁卫军确实趁乱拿了不少宝物,很多国宝都流失了。

  两块豆饼收回《虢国夫人图

  1948年11月,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哈尔滨成立后,将战时收缴的清宫原藏书画珍宝,暂存放于长春东北人民银行。1949年7月7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座博物馆——东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暂存于东北人民银行的清宫原藏书画珍宝一并转入该馆珍藏。1952年间,原东北局文化部组成的调查组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在能够找寻到的线索内,迅速将散佚东北、华北各地的部分清宫散佚书画征集入馆。

  杨子忱说,那时候,很多国宝丢失后,国家也是很着急,希望把这些国宝级的文物找回来,于是,也是在民间及各大收藏的商贩之中去寻找,把一些国宝物品都买回来,减少了国家的损失。

  提起回收国宝,杨子忱老师说,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证实当时有国宝流失。就在溥仪出逃的时候,不仅他携带了不少宝物,其中随行的随从也趁机偷了不少宝物,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们会在跟随溥仪前往通化的时候,把一些名贵的字画丢弃在草丛中,或者更加隐蔽的地方去,其中有一幅宋代人画的《虢国夫人图》就被遗弃了。这幅图画工精湛,图上虢国夫人打着罗伞,身旁还有一个犬,看起来十分尊贵的一个妇人,这幅画价值不菲,非常有价值。

  当时随从在跟随溥仪逃往通化大栗子镇上时,就把这幅画扔在了草丛中,后来被经过的人捡到,就留存在民间。1960年,故宫回收国宝,当时就广泛征集,国家有政策,捐国宝要记功。杨子忱说,当时有一位村民手里就有《虢国夫人图》,当时国家正在收集国宝,因为这位农民也不好意思说卖,就表示可以捐给国家。而那时候,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也没有什么奖金给捐赠者,最终就将两块豆饼给了农民,这幅《虢国夫人图》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回来了。

  几年前,杨子忱来到通化临江县大栗子镇回访,因为那时候溥仪就是在这里宣布的退位诏书,就在那里,看到了画在墙上的《虢国夫人图》,也更加证实了,这幅图当年就是被溥仪携带到这里的。

  价值连城《苕溪帖》也从长春流出

  《苕溪帖》是宋代的米芾所写的字帖,此卷原为清代的内府藏品,溥仪出宫时带到了长春,后流落民间。卷中“念养心功厌”六字残失,“载酒”二字缺损。1963年故宫收得此卷,郑竹友先生倾力根据未损前的照片将以上所缺之字补全,给了后人一个窥见其全貌的机会。

  而对于这个《苕溪帖》是如何被收回的,还有一个小故事。当年在长春伪满皇宫外面就是一个卖古玩的大市场,一些不懂行的商贩拿着文物去卖,很多宝物都摆在地摊上,一件东西几元钱就可以买到。当年,从营口来了两个文物贩子,那一次,他们买了很多东西,整整装了满满一大皮箱。当时也没赶上火车,他们就扒车皮跑到火车上,一路从长春返回营口。

  然而,路上分赃不均,在车上就打了起来,其中一个文物贩子手狠,就把另一个人打死了,这个人便若无其事地返回了营口。死的文物贩子的妻子是一名有学问的老师,她知道丈夫是和另外一个文物贩子一起出去的,当时听说另一个文物贩子回来了,而自己的丈夫没回来,她就觉得事情不妙,于是,她就到营口的地摊去寻找这个与丈夫一同前去的文物贩子,想去问个究竟。

  当她找到时,该妻子看到了这个文物贩子正在街上出售东西,而铺在地上包裹古董的包装布皮,正是自己给丈夫准备的,她一看就明白了,丈夫肯定是遇害了。于是,他赶紧就报官,让警察来抓这名文物贩子,等警察抓到对方时,这名文物贩子也承认,是他把人打死了,把一同购买的文物拿走了。但对方只承认拿了一件文物,就把一件文物交了上去,这名杀人的文物贩子被判了死刑。

  然而,就在1960年左右,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去北京天安门的荣宝斋卖《苕溪帖》,当时对方的卖价就是1800元钱,一看价钱和这个价值连城的国宝比起来,也确实是值,也就同意了。而当时这位卖字帖的年轻人就是这位被判死刑的文物贩子的儿子,当时家里日子窘迫,才想起拿着父亲的文物出来卖点钱花。就这样,这个价值连城的《苕溪帖》,就被低价收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