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 适应时代:构建中国语言学研究体系

03.11.2016  00:33
  语言学史旨在探讨语言学思想来源以及发展历程等内容。10月29—30日,第一届全国现代语言学史高端论坛在西南大学举行。论坛以“现代语言学史的发生与发展”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探究了现代语言学史的理论、材料、前景及其他相关问题。       语义研究是解答当前问题的关键      在世界语言学史上,语言学学术思想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变迁,分别是哲学孕育时期、语文学时期和语言学时期。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仕春表示,在哲学孕育时期,语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语言学以论争的形式存在于哲学研究中,中西方学者在富有哲理性的探讨中找到了研究各自语言的路径,对语言特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的目的是为本国人阅读经典著作服务,该时期的语言研究注重语言单位的聚合,对语言特点的认识是片面而不成系统的;在语言学时期,语言研究的目的是为本国人服务、为二语习得服务、为人机对话服务,语言研究者从聚合和组合两个角度对语言的运转机制展开了全面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语言学研究体系。      20世纪以来,中国语言学研究体系得以建构。李仕春表示,如果说语文学时期的中国语言学术语是土生土长的,那么语言学时期的术语则大都是模仿西方语言学术语建立起来的。而20世纪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最大成就是在已有语文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西方语言学理论分析汉语语法的特点,建构了基于印欧语的中国语言学研究体系。      研究历史就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出其发展规律来,研究语言学史也应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出发展规律,借以分析当前语言学研究态势,预测未来语言学研究走向,为语言学研究指明方向。李仕春认为,世界语言学研究进入20世纪后,先后经历了语音学时期、语法学时期,目前正在进入语义学时期。这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内部的原因,当人们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描写了语言怎么样后,自然需要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而对于这个问题就要从语言的深层结构即语义层面来回答;另一方面是由社会发展导致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汉语国际热的不断升温以及中文信息处理的深度发展,均向汉语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语言学问题,而语义问题的解决是其中的关键,因此语义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       向传统语言研究汲取营养      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点,不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并且常对社会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多位与会专家提出,中国当代语言学研究应注重向传统语言研究汲取营养。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匡鹏飞表示,在传统语言研究中,从先秦时期对名实问题的探讨到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潮,语言研究基本都密切关注时代热点,并从中汲取了大量营养。同时,在古代学术史中,语言研究经常走在时代前列,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经学是汉代学术的主流,语言文字研究在经学中占据极大比重。再者,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指向现实问题的共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特定现实需要服务的。如训诂学产生于对经典的解释。再如,文字学第一部著作《说文解字》的撰写目的,不仅是为了通经,也是出于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时代需要。此外,古代学者对于语言学习问题、语言规范问题等也都比较关注,还十分重视“活”的语言材料,留下了方言调查的记录。因此,中国传统语言研究的应用性倾向对当代语言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语言学研究应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更好地回应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需要。      西南大学教授张显成表示,当代学者在进行中国语言学史研究时,还存在使用研究材料方面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新材料的利用不够,特别是对考古新材料的利用很不够;二是对旧材料的挖掘利用也不够。只有注意新材料的利用,又注重旧材料的发掘,才能完善中国语言学史的构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运富表示,要得“古人之实”应当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全面考察,避免断章取义;二是适应时代,避免以今律古;三是避免多义混同;四是尊重历史,避免随意篡改。       以跨学科视野增强研究生命力      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展现了这门学科已不再是纯粹的社会科学,而是成为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学科。      李仕春表示,这段时期的语言研究有四个特点:一是在注重历时层面的基础上,语言研究更注重共时层面;二是除了注重对语言学进行以哲学为先导的跨学科式人文研究外,还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自然科学联姻,注重对语言做公式化的描写;三是语言研究除了重视语言单位的聚合关系外,更重视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四是语法型语言和语义型语言研究出现了合流的趋势,对语言特点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西南大学教授李子荣认为,语言学的边界是开放的,跨学科视野是保持语言学研究生命力的前提。在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元语言学和语言学史学科的建设。(记者张春海 实习记者饶嘉)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