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题
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鲜明提出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从理论上进一步理清并回答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础性、前提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一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说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片面认识甚至错误论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一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从根本上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从理论逻辑上弄清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又要增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意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这一重大“时代之问”,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从总任务、主要矛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方面做出了明确回答,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新时代“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阐明了“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之不易的“宝贵成果”,是需要倍加珍惜的“根本成就”。从根本上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实践和人民的郑重选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不同历史维度即改革开放历史、新中国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和中华文明历史分别予以概括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重大论断至少包含着两层含义。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话语”的主题,堪称“中国话语”的主旋律。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最鲜明的理论底色,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主题,进一步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理论主题。从实践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堪称“中国实践”的最强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基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具有方向和旗帜意义的科学概括:“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科学总结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坚持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充分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含糊不得,在对这面旗帜的坚持上动摇不得,唯此,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如果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的发表算起的话,迄今为止,世界社会主义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历程。全面科学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与历史必然性,一定要置于世界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曾经因“苏东剧变”,马克思主义被人宣判“过时”,社会主义事业受到重创,进入历史的低谷。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0年的巨大成功向世人宣告,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灭亡,更不会灭亡,相反,在当代中国、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朝气蓬勃、大放光彩。毋庸置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中流砥柱,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中国贡献。
3.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必须一笔接着一笔写,一茬接着一茬干。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一重大论断形象而深刻,一语道明了共产党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和续写新篇章的使命担当,堪称人民群众的“定心丸”和伟大事业的“压舱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各次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大用“十四个坚持”高度概括并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贯穿于“十四个坚持”始终的是“人民中心”和“党的领导”两条主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坚持人民中心,党才能长期执好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新时代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和完成才有根本政治保证。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而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高度统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始终焕发革命精神,保有革命热情,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必须自觉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须知,任何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都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样,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一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需要党的自我革命。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开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心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将是空想,同样,没有党的自我革命,也很难想象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总之,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并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万资姿,系党的十九大代表、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