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男子将旧手机卖给二手市场泄隐私 亲友遭诈骗
本报记者 叶菁
智能手机更新迭代,导致每年产生大量废旧手机,有一部分消费者会选择将“退休”的闲置手机卖给二手手机回收市场,殊不知废旧手机的回收暗藏着信息泄露的危险。据央视财经报道,吉林长春的于先生把自己淘汰的手机卖给了当地的二手手机市场,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手机里删除的数据被恢复,导致通讯录里的亲戚好友遭遇诈骗。
消费者因旧手机信息泄露被勒索、诈骗、非法买卖信息的报道见诸报端,不断刺痛着人们的神经,旧手机这类原本可以再次利用的电子宝贝却成了电子垃圾。要让旧手机真正“变废为宝”,必须捣碎“信息泄露”这一“病灶”,使之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促进回收市场正常化。
旧手机遭遇“安置难”
当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开始相继拥有多部手机,怎样处置“闲”下的手机便成为一种“新烦恼”。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来自北京的“果粉”张先生,在新产品iPhone 6手机上市后,毫不犹豫就入手了一台,但“闲”下的iPhone 5该怎么处理却成了张先生近来发愁的问题。
和张先生有相同困扰的消费者大有人在。在国内,消费者更换手机的频率非常快。据统计,58.6%的手机用户一年之内会更换手机,但是只有8.4%的用户会使用同一部手机超过两年。调查统计还显示,多数用户处理淘汰手机的方式是闲置或者送人,只有不到10%的用户会选择卖掉。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旧手机回收”形同鸡肋困扰着广大消费者。一个原因是,手机的回收价格过低。以苹果手机为例,苹果近期在中国大陆推出了iPhone和iPad换机服务,行货的iPhone 4,苹果的回收价格只有250元,即便是一台全新的iPhone 5s,价格也基本上不会超过2000元。
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消费者担心把手机卖出去,其中的隐私会泄露。事实确实如此。调查显示,在处理旧手机的时候,有40%的用户将软件信息删除,而超过50%的用户会恢复出厂设置。目前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恢复出厂设置,但是这种看似最安全的方式也并不能完全彻底删除手机数据,可能泄露的信息就包括隐私照片、短信等。
信息买卖猖獗是“命门”
事实上,国家并不提倡消费者将旧手机闲置在家,这样做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威胁家人健康。因此,选择合理正规的回收处理能够将电子垃圾变为人类宝贵财富。但前提是,谁来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近年来,个人信息买卖猖獗,公民个人信息交易黑市“刚需”旺盛。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突然接到某些营销电话,可曾想到,电话那头的人怎样获取了你的个人信息?我们的求职应聘、购房办证、办银行卡等日常行为中,个人信息便可能被泄露。同样,废旧手机若被不法分子获取,其中所存的信息极易被泄露,而泄露的个人信息将会通过一条产业链进行转卖,并且根据购买者的需求,信息还会被加工整合,按属性不同有针对性地出售。
目前,“数据恢复”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据了解,在淘宝网输入“手机”、“数据”、“恢复”等关键词可以发现,相关的宝贝竟达800多件。大部分店铺声称,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手机数据恢复服务,服务范围包括苹果、三星等主流智能手机中被删除的通讯录、短信、照片、视频、微信聊天记录等,费用10元至200元不等。
旧手机变废为宝亟待完善回收体系
目前市场出现的种种废旧手机回收现象都反映出我国回收政策存在不完善的弊端。随着我国废旧手机的日益增多,完善和规范旧手机回收政策迫在眉睫,在旧手机的处理和二手手机市场的规范上,政府不能缺位。
据了解,我国从2011年起就正式实施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实施范围覆盖冰箱、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电脑等,但手机尚不在列,废旧手机的回收处理尚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另外,尽管目前国家对旧货市场回收手机作出了登记的要求,但是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这一规定却形同虚设。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儿童艺术团团长朱海燕建议,应尽快建立回收“旧手机”处理体系。另有消费者建议,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和手机厂商、运营商一起合作,加大废旧手机的补贴力度。
业界人士也认为,国家可以对回收废旧手机的企业实行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规范废旧手机回收市场,并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废旧手机的回收成本,也可以杜绝因非正规渠道回收带来的信息泄露、手机翻新等方面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