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总编辑陈耀辉对话张思民:吉商领袖的殷殷乡情

08.10.2016  13:44
吉林日报总编辑陈耀辉对话张思民:吉商领袖的殷殷乡情 - 新浪吉林
吉林日报总编辑陈耀辉对话张思民:吉商领袖的殷殷乡情 - 新浪吉林
吉林日报总编辑陈耀辉对话张思民:吉商领袖的殷殷乡情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时间回溯至今年7月末,首届全球吉商大会在长春召开,吉商联合会正式成立,深圳海王集团董事长、吉林籍企业家张思民当选首任主席。“吉商领袖”的情怀与使命,将张思民再次与家乡紧紧相连。

  时间的指针再度回拨。1979年,年仅17岁的张思民从长春市第十一中学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背上行囊,挥别家乡,几曾想过,未来30年他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缔造迈向千亿门槛的“海王”医药王国,成就“吉商”典范。

  “算起来,离开家乡已整整38年。然而,乡音难改,乡情难舍。家乡始终有我们难以割舍的情怀、挥之不去的记忆和成长奋斗的足迹。”全球吉商大会上,张思民述怀乡愁,殷殷之情,激荡于怀。

  9月27日,履新吉商联合会主席两月之际,张思民再回吉林,马不停蹄参加“平安吉商”活动,与吉商联合会同仁谋定发展策略,共绘振兴蓝图……

  吉商抱团发展,有何思路?吉林经济振兴,有何建言?再踏故土,乡情如何安放?吉林日报社总编辑陈耀辉对话老朋友张思民,给出答案。

首届全球吉商大会上,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为吉商联合会授牌,张思民上台接牌

  陈耀辉:重阳节在即,这是一个思念亲人的节日。王维在诗中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我感觉,近一段时间以来您回吉林的次数明显变多了。那么您对家乡发生的变化感受如何?和我们的读者朋友谈谈您在吉林生活的经历吧。

  张思民:由于工作原因,以往我很少回来,现在吉商联合会成立了,担子重了,事情多了,回长春的次数也一下子变多了。最近几次回来感受到长春的城市变化非常快,走到很多地方,如果没人告诉我的话,真不知道是哪儿。

  离开的时间越久,就越思念家乡。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在长春生活,现在回忆起来,当年的很多人、很多事情印象都非常深刻。

  我还记得读书的小学叫育新小学,就在一中附近,和橡胶八厂不远。中学在十一中读书。我爸爸是十一中的物理特级教师,后来当了校长。我在十一中读了初中、高中,当时学制比较短,高中是两年制,我读高一时就参加了高考,过了生日才17岁。

  现在我和很多老师、同学还保持联系,前年我还找到了小学班主任魏学芝老师。老太太人特别好,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给我洗头的事儿。当时学校都有大水壶,我记得放学后老师把我拽过去,看我太脏,好几个老师拉着我,给我洗头。

  我小时候很淘,淘气归淘气,还算个好学生。父亲对我的管教也很严,小时候不能和别的孩子打架,只要打架,无论对错,我都会被胖揍一顿。

  我父母是双职工,读小学时我脖子上就挂着钥匙,放学回家要给弟弟、妹妹做饭。我在家里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我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家访,老师们一到我家看我在那儿缝被子呢,都惊呆了。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