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深处有新村——临江市闹枝镇黑松村发展记

05.09.2016  19:06

      走进临江市闹枝镇黑松村,楼房、别墅、新式平房鳞次栉比,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穿村而过。伴着花香,走在笔直平坦的水泥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村民间的招呼声,不时从房前屋后传来。这里虽不及城市喧嚣热闹,却多了几分恬静悠然的韵味。

      这个如画的小山村,刚刚经历了一场摆脱贫困、实现富足的奋斗洗礼。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个破旧的小村子。乱河滩、破草房、黄泥路,哪敢想能有今天这好日子。”老人张秀山提起往事头直摇。

      2005年,村党支部拍板定夺,必须做出改变!

      可是,治理也好,建设也罢,都需要资金。钱从哪儿来?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村党支部决定,先把村集体经济做好。

      环顾四周,他们意识到,依托碧水青天的自然条件优势,不破坏环境、不过度开发,才能守护家园、建设家园、富裕家园。

      他们从绿色产业着手,种甜玉米、移栽山野菜,带着乡亲们共同找项目、做产业。现在,黑松村的甜玉米种植示范基地建成了1560亩,山野菜家植大棚也发展到50亩。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黑松村发现,单纯把农产品当作原材料卖到市场,就等于把利润空间拱手让人。 于是,他们决定延伸产业链条,先后建起了黑松村富民冷冻食品厂和黑松村山野菜加工厂,并逐渐健全农产品市场开发体系。目前,黑松村已实现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各环节有机结合。

      随着黑松村“村企+基地+农户”产业经营模式的成型,农村经济细胞的活力被释放出来。村企和基地提供工作岗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目前,甜玉米生产协会吸收会员400多户,富民冷冻食品厂吸纳100多名村民。2015年,黑松村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1600元。

      温饱问题解决了,家园环境也要变得更宜居。

      黑松村视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保护为发展红线,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他们从美化、亮化、绿化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修建房屋,硬化全村路面,治理河堤,改善村民饮水条件;新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成立环卫清洁队,配备4台垃圾清运车辆,设置65个艺术垃圾箱;建成垃圾分类站、柴草垛堆积场和垃圾处理场地……

      黑山村村民们都说,现在钱袋子鼓起来了,家乡变美了,住新房、开小汽车,人心思富的日子过得“有劲儿”!

      党支部为了让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更深远,又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为全村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费;为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2000元补贴;

      为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为村民免费安装程控电话、有线电视;为村民免水费;

      为部分村民补助购房款……

      夜色降临,回望路灯照耀中的黑山村,祥和中饱含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