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文化产业的坐标

26.05.2015  16:08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以高知识性、高增值性、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这种宏观背景下,第七届“中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正式揭晓。本届文化企业30强企业涵盖了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出版发行类、文化科技类、其他类五大类别,其中,文化艺术类4家、广播影视类9家、出版发行类10家、文化科技类4家、其他类3家。

  自2008年以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连续七届发布“中国文化企业30强”,累计已有73家文化企业入选。分析本届文化企业“30强”,可以看到骨干文化企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文化产业通过聚焦内容主业、运用科技等要素发展新兴业态等途径,正在实现提质增效升级,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外溢、辐射和带动作用已经凸显。

新常态下文化产业的坐标

图1

  1.文化企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和产业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作为绿色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对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意义和作用。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比同期GDP增速高5.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外溢、辐射和带动作用正在显现。(见图1)

  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结构、融合性强、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独特优势,不仅能迅速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从而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对传统产业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它不仅成为发达经济体转型升级的主导方向,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推手。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

  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成倍增长态势,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2.15%增加到2014年的3.77%,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日趋重要。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担当重任,文化创意产业正以自己的溢出效应与其他产业门类实现多元融合,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动力。文化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链、快速的成长方式及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我国经济与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2.骨干文化企业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挥资源配置的道德力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担好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1.以内容创作为立身之本,倡导主流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骨干文化企业始终秉承这一要求,促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

  在发展中,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等“30强”企业在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中,以内容创作为立身之本,倡导主流价值取向,潜心打造文化精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已经成为骨干文化企业的共同追求。

  文化企业“30强”评选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一票否决”制度。与往届相比,本届“30强”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在评价指标上,除主营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纳税总额外,着重强调企业获奖和出口评价指标,体现了对文化企业应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导向要求。本届“30强”企业共获奖161个,比上届增长9%,其中,有20家企业获得了奖项,占奖项总数的67%。骨干文化企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担当文化企业的文化使命

  我国是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丰厚。“30强”企业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注重在传统文化的泥土里找寻根基,在时尚潮流的元素中呈现创意,积极探索文化内容和业态创新、更好演绎中国故事。目前宋城演艺旗下已经拥有23个剧院、近4万个座位数,每年接待游客3000余万人次,仅千古情系列演出观众就超过1400万人次。

  中国出版集团下属中华书局用十年时间研发完成“中华经典古籍库”第一期数字化成果,完成自有版权的300种共2亿字古籍的数字化,并依托全国十几家图书馆的平台向公众开放,让中华经典跃然屏幕,让文化“活起来”。

  3.加强审核把关,确保文化产品的正确导向

  内容产品最大的风险是导向迷失的风险,内容企业最大的危机是导向失控的危机。为确保正确导向,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坚持“做强主业、做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有效的选题管理机制,对出版选题内容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正确出版导向。中南传媒则在制定了“四个一”的导向管理规定,坚定正确的立场、严守内容生产纪律,并划定一批题材领域为内容产品慎入区和禁入区。本届“30强”企业中,一半以上企业设置了专门机构,加强对内容导向的审核把关,确保了文化产品的正确导向。

  4.深化改革,把导向管理和道德力量调节内化在企业治理体系中

  在发展中,如何把文化价值观念和导向管理理念融入制度建设之中,让导向管理成为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成为骨干文化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此,中南传媒建立控股集团党委统筹下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议事决策机制,坚持将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建立编委会统筹下的内容导向管理体制。在董事会下增设编辑委员会,具体统筹内容生产管理和导向管控,把导向管理的独特性和内容生产的重要性融入法人治理结构,纳入董事会日常工作之中。这种做法对文化企业导向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