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推出公众考古 游客可观摩圆明园发掘工地
2015年6月13日,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养雀笼”作为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面向社会开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明起去圆明园西洋楼近距离观察考古
“中国文化遗产日”揭考古神秘面纱,还将展示考古工具;另推四项展览讲述保护文化遗产的故事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昨日,记者获悉,6月11日起,圆明园将再次推出“公众考古”,让市民与西洋楼远瀛观考古遗址亲密接触。同样从明日起,北京市还将在圆明园正觉寺内展出《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等四项展览,讲述北京市保护文化遗产的故事。
隔栏观考古 看洛阳铲什么样
6月11日将迎来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156年前被八国联军付之一炬的圆明园内,将再次推出“公众考古”。
市文物局介绍,本年度的“公众考古”将圆明园西洋楼远瀛观遗址启动,届时考古志愿者和观众可在考古现场近距离观摩考古队员,了解考古队员工作的场景,揭下考古活动在民众想象中神秘的面纱。来到西洋楼遗址的游客可以隔着栅栏观摩考古发掘工地,现场还会经常性展示洛阳铲等常用考古工具和现代化考古装备。
同时,考古工作者定期对考古工作进行讲解,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通过展板了解考古常识。市文物局介绍,今年还会开展考古工作者送考古知识进社区、进课堂的工作,与市民分享考古工作成果。
“公众考古使考古科学从神秘走向公开,从庙堂走近公众。”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说,考古将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田野考古规程》进行,未来市文物局也将继续深入探索“公众考古”新形式,使文化遗产更多地融入现代生活。
徒步穿越6公里文化遗产“走廊”
于平介绍,6月11日当天,圆明园还将首次推出“走进文化遗产、共享中华文明”徒步大会,徒步路线全程约6公里,贯穿圆明园景区20个著名景点,沿途共设3个认证处。
当天北京16个区也将联动徒步,参与人员将携手走过北海、天坛、卢沟桥、云居寺、十三陵、八达岭、黑龙潭、红螺寺、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念坛公园、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大运河遗址、法海寺、戒台寺等文化遗产点。
同时,由北京市文物局编撰的《文物背后的法律故事》将正式问世。此书内容来自北京市文物局在文博系统内组织开展的“文物背后的法律故事”征文活动,从中精选优秀作品集结成书加以出版。
故事从上古时期的皋陶制律写到现如今的文物保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了解文物知识、历史上的法律制度,也能增强遵纪守法、保护文物的法律意识。
■ 延展
四展览讲述北京“文遗”保护史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分布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市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公布的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地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6处,区段文物近800处。已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56片,共有71处、188栋建筑被列入北京地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
另外,还有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43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处。并拥有北京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4项。
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如何保护的?市文物局介绍,6月11日当天,圆明园正觉寺内还会推出四项展览,解密北京文保工作的变迁。四项展览分别为,《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遗产日解读——让文化遗产融入北京现代生活》、《大美西山历史文化带图片展》、《海淀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
“展示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成果”,于平说,展览中展示了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成果,还具体说明了北京是如何从旧城改造到整体保护、从单体保护到系统保护、从单纯的抢救保护到保护利用相结合、从保护利用到发掘文化内涵的,进而共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
另据了解,《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展》还将在2016年的下半年在全市十六个区进行巡展,让文化遗产保护真正融入北京现代生活。(记者黄颖)
■ 相关新闻
明日零时起可线上查看首博文物
为国内首个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线上平台,展示商到民国1万余件(套)文物
近日首博介绍,经过两年对馆内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梳理清点,日前首博已经真正摸清了自己的“家底儿”,并建立了国内首个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线上展示平台,让文物能够上网展示。
据悉,平台将于6月11日零点正式上线,此次拟公布的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示了从商代到民国时期的文物藏品共计10022件(套)。75万枚古钱币数据信息等也将陆续上网。
“新”文物来自回收站
目前,北京市已普查可移动文物藏品超过638万件套,位居全国前列。
不过,这批“巨款”并非新入藏,而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就存下了。其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基建工地发掘、捐赠等,甚至还有一部分来自铜厂和废品回收站。首博专家介绍,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破四旧”运动,一批古钱币被装在麻袋里堆放在铜厂甚至废品回收站里。
工作人员介绍,这批钱币本身附着铜锈和泥土,普查人员每人每天至少要更换两副手套。“每天真是数钱数到手抽筋儿。”
此次首博普查的75万枚钱币,以汉代的五铢和北宋的钱币最多。还有一批燕刀币也拿到了“身份证”。
12类文物率先上网
据介绍,平台还展示了从商代到民国时期的文物藏品共计10022件(套),包括金器、玉器、瓷器、铜器、银器、文具、印章、钱币、佛像、玉杂、绘画、契约等12类。
观众“把玩”文物时,可以同时浏览到它的年代、质地、质量、来源、完残程度等。每件文物的清晰图像都提供下载功能。
除了首博,北京的文物大账也将上网公示。预计今年11月,市民动动鼠标就能了解京城“宝藏”。同时,北京还将启动普查新发现文物保护修复计划。
目前,北京已初步掌握了市文博系统和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目前,文物部门正在完成剩余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不少于150万件藏品的信息采集和登录等工作。(记者黄颖)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