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风景说不尽——文学评论选《风景说不尽》后记

21.11.2014  12:51

  桑永海

 

  《风景说不尽》是我一篇散文的题目,发表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后来《读者》文摘做了转载。几年前散文家格致说,你应当出一部文学评论集,我灵机一动,说我的评论集书名就叫《风景说不尽》怎么样?她说好啊,文学风景就是说不尽嘛!

 

  这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出版文学评论集,又谈何容易?

 

  我还是幸运的。去年春天 ,我把近十余年发表的评论文章选编了一本集子,书名就是《风景说不尽》,报到省作协,被评为2013年重点文学作品扶持项目,继之又列为出版项目。后来我才知道,这里体现了省作协领导的战略眼光:欲繁荣地域文学创作,必须振兴地域文学评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部文论集《风景说不尽》也就在这样背景下出版了。

 

  或曰:现在文论之属,人们不大待见,你是怎么想起写文学评论来的呢?

 

  往根本说,首先还是和你喜欢读的书有关,和你的兴趣有关。念初中的时候,就喜欢鲁迅的文章。有个同学到处吐痰,不是往地上吐,他偏好冲着大墙吐痰,之后欣赏他的杰作,太烦人!我就学鲁迅《论“他妈的”》,写了一篇《论痰之吐法》,发表在我的母校延边龙井三中学生会办的油印校刊《熔炉》上(那时我是这个小报编辑,刊名还是我起的呢)。这下惹了祸,这个同学吵上门来,不依不饶,同学们就起哄鼓掌叫好,直闹到校领导出来解围。他先批评那个同学不该乱吐痰,太不文明;又说我,文章写得好,但要讲策略,不点名就更好了,人民内部矛盾嘛!我心里就有做了恶作剧的快意,也就越是喜欢这样的议论文,有趣,好玩,经常和同学们比赛着写。

 

  真正写评论,已经到1977年,“四人帮”垮台之后,那时,特别是当老师的,真就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我用几个晚间写出了七千字的《“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铁证》,到长春送稿,主编邓也木热情接待我,发表在刚刚复刊的《吉林教育》上。   

 

      八十年代是人的解放的时代,是文学精神大发扬的时代,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我把业余时间都投到散文随笔的写作中去了。至于写文学评论,那还是之后的事情。

 

  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社会历史转型加剧。各种思潮激荡碰撞,众神狂欢,文化多元。结构主义盛行,唯“”主义几乎所向披靡。在否定文学经典的同时,出现了否定鲁迅的思潮。教育界尤其是语文学科,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趋势下,也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我觉得手痒痒了,坐不住了,就针对否定文学经典、否定鲁迅的思潮,针对语文和作文教学种种弊端,针对在文学规律的常识上打马虎眼的歪理邪说,针对“郭敬明现象”,在北京、上海和长沙三地著名的文化和文学报刊上,发表了一百余篇文学评论和随笔,感受到倾吐真话的痛快。

 

  例如,十多年前,大学生中曾经广为流传一种说法:“经典名著是否应当有保质期?”他们呼吁中外文学经典太古老了,“都应当下架了”!针对这种糊涂观念,我写了《中国学生为何离名著越来越远?》发表在2002年4月24日《中华读书报》上,当时网络转发较多,一度也成为讨论的小热点。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文学评论。

 

  这本书里的六十多篇文章,有一部分像这个第一篇那样,是近十余年文学争论中的产物。那当然都是批评性的、驳论性的、批判性的,是想辨明是与非的。至于我的文章本身的是与非,也只能由时间和广大受众去裁判了。

 

  收到书中的另外一部分文章,都是评论性的、解析性的、鉴赏性的,称作赏析随笔也许更为合适。这也与我的爱好兴趣有关。更与当时的文学生态有关。我们都知道,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也绝非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正如那句英人的说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观点被西方接受美学推向了极端,似乎只能从文本出发,连作家本人的主体作为、相关经历、时代特征也都不能考虑了,只要受众怎么看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这种庸俗化的自行其是的阅读观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一度在我国兴风作浪,对经典的戏说、矮化、贬损、歪曲、批判,一时甚嚣尘上!

 

  这种思潮泛滥的时候,我想到像我小时那样喜欢文学的青少年,很容易陷入迷茫。我们只能回到经典作家生活的世界和他创作的文本中去,从我国和西方现代优秀经典文论的观点出发,结合自身主体阅读的审美体验,深入到经典文本的心灵深处去探寻,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直指心灵和时代的鉴赏报告。这样做,是为了给青少年一点正常的解读文字,为他们阅读经典搭个桥,也为了拯救自己,不至堕落。

 

  我感到鲁迅的百年散文经典《朝花夕拾》受到的歪曲和误解,仅次于他的《阿Q正传》,就对我很喜欢的《阿常与<山海经>》和《五猖会》写出了当代阅读的赏析文章在上海和长沙发表了。当我沉迷于自己倾心多年的经典文本之中的时候,不论是面对诗经、面对屈原、普希金、莱蒙托夫、雪莱、济慈、拜伦,还是面对红楼梦、鲁迅、郁达夫、萧红、莫泊桑、契诃夫、毛姆、梅里美,那都是我幸福感最浓烈的时刻。书中所有的篇章无一例外都是自己独得其乐的结果。

 

  我要深深感谢那些激励我写出这些文字的著名报刊的作家、编辑们:《文汇报·笔会》、《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书屋》月刊和《文艺报》,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这是我第一部文学评论选,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出生在那样的年代和家庭,命运不济,不曾受过专门的文学评论训练,因此我从来不敢怠惰。从少年时代就只能发愤读书。鲁迅和别林斯基的文学评论是我的至爱(当然与喜欢俄罗斯文学有关),后来又攻读了勃兰兑斯《欧洲十九世纪文学主潮》、泰纳《艺术哲学》和刘勰《文心雕龙》,那些有趣的古代经典诗话让你爱不释手。早年自学的逻辑学、心理学和哲学史、美学史也都派上了用场。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文论,头绪纷繁,也必须读一读。那么好那么重要的一部经典,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是江城日报高级编辑、文艺评论家李桂华女士推荐给我的。我觉得,向你推荐好书让你受益的人,你是应当记住的。

 

  在这里,我诚挚地感谢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张未民先生。在我躲进小楼成一统,第一次和省作协领导相见的时候,在一个讨论会上,他就要去了我的电话号;在吉林文学又一个勃发期到来的时候,他放手交给我几个重要论题,锻炼提高了我的评论写作;明知他从没给任何人写过序言,我向他提出给我这本书写序的请求,他竟一口应承下来,并且在春节期间读了全书,从我国文坛多年来“批评”与“评论”语用纠缠的角度去观照,为我写下4000字高屋建瓴的序言。这些更是我不会忘记的!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