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改革和人才广聚引领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专家系列谈之十二】
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大国,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人才大国,进而成为一个人才强国,而要成为一个人才大国和人才强国,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教育大国和教育强国。教育和人才将使中国后发高点起步。
一、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加快创新
中国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关注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产业革命。眼下,世界正在步入新的产业革命时代,3D打印、新材料、新能源、互联网等都构成了这次产业的基本内容。适应经济新常态不能无视这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变革。
从全球范围看居民消费指数,2012年世界平均水平是4578美元,占其人均GDP的43.55%;中国为1307美元,占其GDP的19.2%。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大力发展医疗保健业、社会工作、娱乐业以及旅游业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适应这种新趋势,中国相应的人才结构必须变革,教育体制必须改革。
中国从现在开始就需要考虑新的产业革命对于教育和人才的需求问题,并将其视为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数据显示,中国就业人口中的大专、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口的40%是在非经济部门就业。从国际经验出发,必须加强对我国失业人群教育构成的检测,以便获得有关我国人口和劳动力教育状况的数据,从而实现对我国教育和就业现状的把握,绘制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借鉴国际经验,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一揽子的就业发展战略。国家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培训。
二、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的就业分布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工作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中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群,这些人群中又可以分解出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和技术人才;二是农村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大约在2.4亿人至2.69亿人之间;三是农村人口,这个群体的文化水平也不高。
中国在过去30多年享受了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结构带来的劳动密集型发展的红利,那么,今后几十年,必须通过加强教育来使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的比重在整个劳动力中的比重加速提高,从而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根本转变,这是中国这个大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共577.7万人,就业人数达到558.54万人,就业率达到96%。上一轮的经济发展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但是中国技工教育远远落后于大学专科和本科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教育也将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三、实施创新驱动必须依靠人才
中国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依靠人才,关键也在人才。中央要求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还是离不开人才。国家在产业政策上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类制造业,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使大量劳动力能够被制造业和服务业吸纳。这种发展战略对教育体制的要求是,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精英教育,为创新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制造业培养大量实用技术人才。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不能忽视: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就业的人群与制造业中就业的人群的收入差距不能太大,这需要通过税收政策实现收入再分配。换句话说,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有三个关键因素必须考虑,一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制造业的繁荣。三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从这样的视角看,这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比较清楚了,改革的“路线图”会更加清晰,“施工图”会更具实操性。
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过程,对于科技领域的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也是这样。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知识经济指数排名,中国为第84名,反映了国家经济激励机制、创新、教育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水平。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第35名,创新投入分指数第46名。这些都显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中需要加大努力的迫切性。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丁元竹)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