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着力点在农村

28.05.2015  14:31

  教育与国家未来息息相关。就我国国情而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
  
  5月23—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高端论坛2015”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同期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长春共识》。会议以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与新使命为主题,探讨当前中国农村教育取得的成果、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我国进入后普及教育阶段
  
  2015年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5周年的节点。回顾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学者一致肯定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一客观事实。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邬志辉告诉记者,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20年到2010年的8.80年,取得了明显提升,公民的科学精神、民主意识、时间观念等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都是农村教育发展取得的重大成绩。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认为,中央“一号文件”中涉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内容也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例如2006年谈普及、2010年谈布局、2015年谈提高质量。这些内容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农村教育进步的一种轨迹。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中国开始进入后普及教育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都已初步实现,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提高质量。
  
   城镇化给农村教育带来新特征
  
  “在承认农村教育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矛盾、悖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表示。
  
  以农村学前教育为例,韩民告诉记者,2014年我国3—5岁学前教育就园率提高到70%,同2000年比增长一番。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015年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是80%,我国的情况仍处于低水平。义务教育农村教师年龄偏大、流动性大、缺乏农村地区文化背景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涉农专业招生不足10%。
  
  农村的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农村社会的变化给农村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特别是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呈现出新的形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杨润勇表示,城镇化对农村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农村学生进城就读、流动性强,农村出现空心学校,农村教师流动频繁,农村办学条件改善步伐放缓等,这些成为城镇化给农村教育带来的新特征。
  
  韩民表示,农村面临农村农业后继无人、农村空心化、农业人口老龄化、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这给农村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此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农村教育的主体性和乡土性的消失也为很多学者所忧虑。
  
   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中国强,农村必须强;农村现代化,农村教育必须现代化。”《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长春共识》汇集了学术界进行我国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共性认识。
  
  从1998年东北师范大学开始与地方政府共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起,到今天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共同组成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术界的研究推动下,2003年第一个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发布、四川蒲江国家级“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建立。在农村教育发展历程中,越来越多科研力量的加入推动了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提出,中国教育的短板在农村教育,关键也在农村教育。“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当前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教育发展的聚焦点,而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着力点。
  
  面对复杂的农村教育问题,邬志辉认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应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在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关键是实现农村人口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现代性的改变。(记者 耿雪 袁华杰)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