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通榆县培智学校教师 把贫困智障儿接到家中照顾
罗丽秋精心照顾脑瘫智障儿童
11月11日10时许,在白城市通榆县培智学校的一间教室内,10名10多岁的学生正坐在教室里,他们的眼神比较空洞,老师罗丽秋一边在他们中间讲些什么,一边为学生整理衣襟,擦去他们流到嘴边的鼻涕……像这样的动作,罗丽秋已经做了5年。
放弃13年的小学教育工作
罗丽秋,女,满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996年,她从通榆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任教,一干就是10年。“我学的专业是小学教育,毕业后就分配到农村了,农村的学生给我很大的感触,他们上学的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我当时就想带他们走出农村。”罗丽秋说。
村小的工作经历给了罗丽秋一笔宝贵的财富,使她对学生的情感不仅仅局限于师生情,她给了每个学生母亲般的关爱。2006年,她到其他小学继续任教,3年时光又悄然度过。
2009年,她面临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选择,别人推荐她去白城市通榆县培智学校,这样可以方便她照顾家人。
“培智学校,那就等于把之前所有的教学经验都扔掉,从零开始,我能行吗?”罗丽秋心里泛起嘀咕。
但是,她暗下决心:这些孩子需要我。从那时起,她开始了特教生涯。
把无人照顾的学生带到家中
“我认为相比于正常的小学生,这些脑瘫智障儿童更需要我们的了解,所以,我经常去孩子家中,但是每一次去都会特别难受。”罗丽秋说。
“记得那年我去学生王凤梅家做家访,一到她家我就傻眼了!这哪像个家啊!”罗丽秋回忆起那年去王凤梅家家访的经历。“凤梅家有两间土房,每间土房上都有窗子,但是窗子上都没有玻璃,风直往屋里吹。走进她家后,我看见屋顶有个大洞,透过洞,可以看见外面的天空。”罗丽秋说。
罗丽秋随后便看见了王凤梅,她盖着大棉被,蜷缩在炕头,而炕头当时没有热度。罗丽秋想,孩子不能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便把王凤梅带到自己家中,还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出来给她穿。从那以后,她经常将学校里无人照顾的孩子带到自己家,照顾他们。班上好多学生都是这种情况,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生活极为贫困。因为从小缺乏父母关爱,这些孩子特别喜欢罗丽秋。5年来,她让30多名脑瘫智障儿童变得懂事了。
所有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
2012年,由于工作需要,罗丽秋被调入教导处工作,同时继续承担着初级一班的生活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本来初级一班的管理就很艰难,再加上教导处和学校的很多临时性的工作,她的工作压力更大了。
“记得是2012年10月的一天,那天正值我周代班,突然,一个孩子发病了,躺在地上怎么叫都叫不醒,我赶紧打120,联系家长、报告校长,好在救护车到得很及时。”罗丽秋每次说起这个事,都会紧紧握着拳头。因为在医院急救时她一直陪在孩子的身边,忙得忘了时间,直到丈夫的电话打来,才知道已经是晚上8点了。“后来我才知道,儿子放学后,在门外站了一个多小时,直到丈夫回来才进到屋里,看着儿子冻红的小脸,从没有和我发过脾气的丈夫发怒了,儿子很委屈,我的心里也很内疚。等把孩子安顿好后,我把当时危急的情况告诉给了丈夫,由于我也已经浑身虚脱,丈夫也没有了责备和埋怨,有的只是心疼。”罗丽秋的眼中满是歉意。
在这5年中,罗丽秋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这些孩子身上,她感觉,她对家庭亏欠太多。
(文中学生名均为化名)
助理记者 常麟祥 文/摄
■短评
坚守二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尤其对待30多名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没人能给这种坚守找到理由,但是,罗丽秋可以,她做到了,她完成的不只是从小学教师到特教教师的转变,更完成了对人间大爱的美丽诠释。
常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