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救助遭遇尴尬劝导15次 流浪汉就是不愿去

26.03.2015  11:38

无论工作人员怎样劝导,“大老郭”就是不去托老院

尽管托老院条件不错,但姜先生还是不习惯 本组图片 新文化记者李洪洲摄

“这是我们第15次来找‘大老郭’了。”近日, 吉林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韩添印和张婧驱车赶往龙潭区前进街,找到流浪者“大老郭”,可面对救助,他始终摇头,最终冷冷地吐出两个字:“不去。”二人带着希望而来,又一次带着失望而归。

劝导了15次流浪汉始终拒绝救助

3月5日是元宵节,4日,韩添印和张婧带着方便面、火腿肠、元宵再次来到“大老郭”的住处。他住在路边一个小棚子里,屋内外堆放着许多杂物。他浑身黢黑,脏得像刚从煤窑出来一样,身上穿着救助站救助的大衣,但已被小屋的火炉烧出大洞。

二人劝导他去救助站的代养机构,那里免费提供食物、衣服和住所,他始终摇头。

张婧拿出手机,让他看代养机构生活条件的视频。他仔细看着,嘴角还露出一丝笑容,可说到让他去,他却冷冷地说:“不去。”此后,不肯再开口说话。

“这是我们第15次来劝导他了。”韩添印说,从2014年11月10日开始,他们经常为他送去食物、衣物、棉被等物品,得知他生病,带他去医院检查,还送去药物。面对帮助,他接受,可劝他去代养机构,他却一次次地拒绝。“我们打心眼儿里替他着急,可这一切都以自愿为前提,流浪者不愿去,我们也没办法。”

对他的身世周边的人都不清楚

“大老郭”何许人也?新文化记者多次与他交谈,他说自己叫“郭金山(音)”,但年龄却不知道。

记者又问他家庭住址、是否有亲属,他一概摇头,交谈了许久,他说自己有个弟弟,但弟弟的姓名、地址,他均不知。

为什么不愿去救助站?他的回答仍然只有两个字:“不去。”

记者向附近居民打听他的生活。市民李先生说,他已经流浪二三十年,一直靠好心人周济。

附近一家饭店的老板马女士说,大家可怜他,经常给他食物,还有人给零钱。曾有人在她店里买包子,特意留下一屉送给“大老郭”。

然而,对于他的身世,大家均表示不是很清楚。

记者找到附近派出所民警,民警按照“郭金山”名字查询,查不到他的信息。有人说他叫“郭继山”,但同样没有他的户籍信息。

救助站也多方查询他的信息,但同样“查无此人”。有人说,早些年他曾背着一口大锅,因此被称为“大老郭”。

龙潭区山前街道郑州社区书记王丽华对他也非常犯愁:“我们前后劝了不下十次,可他哪都不去。民政局想为他办理低保,可他既没身份证,也没户口簿,根本办不了。”王丽华说,如果“大老郭”真有亲属,希望能与社区联系,大家共同想办法帮助他。

免费提供吃住有的流浪者都不愿走

那代养机构环境怎样?韩添印介绍,救助站联系了一家托老院,从2014年开始,已经有近30名流浪人员到该托老院生活。

记者来到该托老院,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井井有条,一些不能自理的,有护工进行照顾。

49岁的李先生家住舒兰市吉舒街,没有亲属,也没有结婚生子,孤身一人来到吉林市打工。今年元旦,他因生活所迫,向吉林市救助管理站求助,救助站将他送到这里生活。

“刚来就给我理发、洗澡,给我换了一身新衣服,还拿了新被褥。”李先生说,这些都是免费的,现在他不想走了,等过完年,再出去打工。

新文化记者与多名被安置在这里的流浪者交谈,大家均表示,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也有人不愿被救助因为感觉“就是不习惯”

不过,不少流浪者却不愿接受救助。

54岁的姜先生老家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家里没有亲属,没有子女,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5日21时许,救助站将他劝导到该托老院,刚来时,他胡子拉碴,衣服破旧不堪,经过理发、洗漱,换了干净的棉衣,整个人精神了许多,但他并不高兴:“这里确实挺好,可就是不习惯,喝不了酒,抽不了烟。”对于下一步打算,他坚定地说:“我想走。”他说,他已经习惯了流浪生活。

很多流浪者有这种心态。张婧介绍说,2014年12月20日,有一位60岁的张先生,在吉林市儿童医院附近流浪。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耐心劝导,最终,该人同意到该托老院接受救助。“可仅仅待了一宿就离开了。”

救助原则

自愿受助 无偿救助

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同年7月22日,民政部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办法于同年8月1日起执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从此“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救助管理站”。

可现实中,不少人还是不了解,甚至个别人还认为救助站“强制遣送”。“有人曾在网上攻击救助站,认为救助站不作为,可流浪者不愿离开,我们有什么办法呢?”韩添印说,自愿受助、无偿救助,是施行《救助管理办法》的最基本原则。流浪乞讨人员只要自愿求助,经救助管理站核实后就可以无偿提供救助。不符合“自愿”和“无偿”原则的一切做法,都坚决废除。

了解一下

救助站能提供什么

“吃饱、穿暖、住宿是最基本的。”韩添印说,符合救助条件的,救助站免费提供生活需求,如果患有疾病,还会提供医疗救助。身体健康的,本地人联系亲属,外地人购买返乡的车票,“如果是未成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我们会护送到家。”如果联系不到家属,救助站会通过媒体发布公示,刊登被救助者的相关信息,呼吁社会帮忙寻找。

为了帮助更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20名业务人员轮流倒班,每天在商业街、火车站、银行等繁华地段巡街,发现流浪者,及时劝导并提供救助。“冬季天气寒冷,我们还增加了夜巡,每天从18时一直到22时许。”

“我们最大的难处是信息不对等。”韩添印表示,救助站有救助资源,可流浪者流动性太大。在此,他呼吁广大出租车司机和环卫工人,这些群体经常深入街头巷尾,希望发现流浪者,能及时拨打管理站24小时服务电话0432-62544110。

专家声音

这是对救助制度的考验

吉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表示,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可能在全省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些人多年流浪乞讨,生活方式已经固化,甚至已经形成了“职业”,对救助站提供的“颐养天年”生活,反而不适应,甚至是排斥。

对于这种现象,付诚认为,既然是自愿,就应该尊重流浪乞讨者的选择,“救助站一次次的救助,已经体现了人文关怀,能否让他们走入代养机构,这是对现行救助制度的考验,除了物质上的帮助,还要对他们心灵上进行疏导。”

新文化记者 李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