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钱给老人买护理
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套餐式服务,就像在养老院一样,而且还是由政府来埋单,这种居家养老新模式,让宽城区内的2000余名老人受益。
“这种居家养老模式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每个月都有专业人员为我半身不遂的父母擦身体、理发,而且还不用我花钱。”27日上午,在宽城区居住、患小儿麻痹的肖忠华一提起这种居家养老新模式,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工作人员为老人擦洗身体。 摄影 李自强
父母均半身不遂
难坏患小儿麻痹儿子
据了解,今年45岁的肖忠华患有小儿麻痹症,至今未婚,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2004年,他的父亲肖玉成因病半身不遂,全家的重担就都落在了母亲马淑云的身上。
“那时候,母亲不但要照顾父亲的起居,还要负责家中的经济收入,非常辛苦。”肖忠华说,他看在心里特别的着急,可由于身体的原因,也帮不上多大忙。
2008年,不幸的事情又降临在这个困难的家庭里——马淑云又因病半身不遂。“得知母亲患病的消息时,我感觉天都塌了下来。”肖忠华说,因为身体的不便,每次为父母擦身体,都需要找亲属过来帮忙,家里的卫生更是一团糟。“每次求亲属过来帮忙,都需要先问问对方有没有时间,咱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亲属家的事情啊。”提起当初的情况,肖忠华表示,当时有了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
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解决低保家庭难题
去年5月,肖忠华从所在社区得知有“政府出资购买,居民享受免费服务”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后,立即到社区为父母进行申请。
“6月,我和一家老年护理院签了居家养老协议,他们每个月都会来家里两次,为我父母擦身体、理发,并帮忙打扫室内的卫生。”肖忠华说,这些护理的费用都是由政府支付,根本不用他们花一分钱。
肖忠华表示,因为政府的这项惠民服务,解决了他这个低保家庭的大难题,也让他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护理院:上门服务受第三方监督
“这个居家养老新模式是与政府进行合作的,通过竞聘上岗。”与肖忠华签订居家养老服务的倚水佳园老年护理院院长石雷告诉记者,去年5月,他们与宽城区民政局签订居家养老协议后,共为350多名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上门护理,产生的费用都是由政府来进行结算。
石雷表示,这种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确认符合政府补贴标准、享受每个月200元钱服务券的老人。另一类是针对7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由宽城区政府提供每个月80元服务费用的老人。
“为第二类老人服务受第三方的监督,在为老人服务后,第三方会询问受益人是否满意。如果受益人满意,政府才会拨款。”石雷表示,因护理院提供的服务最低是每次100元,剩余的20元由护理院承担。
居民如有需要
可到社区申请
宽城区民政局:
居民如有需要
可到社区申请
“目前,这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正在执行中。其中,‘低保’和‘三无’”(无法定赡养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老人享受200元钱服务券的服务全市都在进行。”宽城区民政局副局长刘长青表示,为7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主要是空巢和失独老人)提供上门洗澡、理发等护理,是宽城区政府根据本区的情况来进行的。“现在宽城区内享受居家养老模式的老人共有2000余人,其中享受宽城区购买服务的老人有890人。”“如果居民想享受这种居家养老服务,可到所在社区进行申报。经过审核合格后,就可以与居家养老机构签协议,享受免费的居家养老服务。”刘长青告诉记者,目前宽城区已经购买了四家相应社会机构服务,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为辖区内的老人服务。(长春晚报记者 晓岩)